地质队里的那点事(第一集)
(2009-01-17 14:39:00)
标签:
倭瓜帐篷小姑娘地质吴晓海大山里文化 |
分类: 惠龙短篇小说选编 |
地质队里男人和女人的那点事
电视剧本
第一集
盛夏
大山深处,天上没有一丝浮云。炎炎的太阳,像火一样高悬在天空,燎烧着大地。灰白色的轻雾弥漫着无数的山谷,大地散发着燃烧似的气息。只有蝈蝈、鸣蝉大放起自己的喉咙,一个劲的乱叫。
山坡、庄稼地里
热腾腾的土地上,晃动着三人的影子,背着地质包,拿着地质锤,像寻找什么东西,一会远看,一会近看,一会又砸砸脚下发着白光的露岩。
玉米地里
一个身材高大,胸脯宽厚的青年。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汗珠,一对铜铃眼,两道卧蟾眉,是张不匀称、但表情聪颖的脸。他一边用手扒拉着玉米叶子,一面寻找地里的露岩,他蹲在一处露岩的地方,举锤砸下一块,拿在手里,掏出放大镜,反复地看,突然眼里露出欣喜,站起身向对面山上的人高喊:“吴晓海,快过来。”
大山里的灌木丛中
一个一米八以上,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男子,不胖不瘦。白净净的脸,细嫩的像个姑娘。一对黑亮的大眼睛,凝聚着熠熠的光彩,真是貌比潘安,颜似宋玉。
他跳跃着向玉米地奔去,暗藏的沙板鸡被他惊吓得四处乱飞。远处传来黝黑的男人声音:“慢点……慢点……”
玉米地里
黝黑的男人兴奋地把手里的矿石递给吴晓海,他擦着脸上的汗,接过矿石,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脸上涌现出一种欢愉的微笑:“对,没错,是闪长岩。王光,告诉组长了吗?”
王光:“还没有!”
喜形于色的王光,举起矿石,向山崖上的人大声喊:“头儿——这里也发现了。”
山崖上
那人回应着、挥动着褂子,飞快地向玉米地跑过了来。一样是沙板鸡和野鸽子乱飞的景象。
玉米地里
来人三十多岁,秃头,眼角刻了几道细纹,仿佛记录着艰苦生活的经历,但那对黄而透明的眸子,似乎能看透所有问题,所有心地,所有感情。他很殷勤,脸上总是堆着永不消失的微笑。他嘴里喘着粗气,接过矿石,反复地用放大镜看了几遍,那对黄眼睛里便闪露出无限的喜悦。他激动地看着他俩,指着连绵起伏的峰峦:“这一带成金条件很有远景。”
三人坐在露岩上,秃头男人从地质包里掏出地形图,于周围地形对照后,用红蓝铅笔勾勒上地质符号,王光从地质包里拿出馒头、咸菜,递给秃头男人,说:“程工,先吃点东西,都过晌午了。”
吴晓海把身上的水壶,摘下来递给秃头男人说:“组长,您先喝口水吧!”
王光喜上眉梢,对吴晓海说:“这回你可有老丈人的见面礼了,让他找村长请咱们吃饭。”
吴晓海嘿嘿一笑说:“吃饭是小事。”
王光:“选姑爷是大事?”
吴晓海:“组长,你管不,王光老是拿我找乐!”
王光:“程水,你说说,选姑爷是不是大事?”
程水嘿嘿一笑:“当然是大事,不过这会不是说这话的时候,咱们一边吃饭,一边把地质素描做出来。吴晓海,吃完饭后,再编录一下矿样号,确保无误后我们好找地方过夜休息。”
吴晓海一边吃馒头,一边啃咸菜,一边望着山脚下的村庄。
在城市中学校园里
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女孩,走进校长室,校长是一位戴花镜的老头儿。
中年男人说:“校长,她是希望工程保送来的,您说该插到哪班?”
戴花镜的老头儿,在眼镜上面看了一眼女孩,又看了一眼中年男人说:“知道了,忙你的事儿去吧!”
中年男人关上校长室的门走了。
高二、三(班)的教室里
学生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准备上课,女孩由校长领着走进教室。她蹬着花边运动鞋,迈着轻盈的步伐,跟在校长后面。全班同学的目光,立刻刷地集中到她的身上。圆圆的大眼睛,红润的苹果脸,披肩发,全身上下拾掇得干干净净。
校长低声和班主任叶老师说了几句话,叶老师频频点头,送校长出去后,她转身回来,冲着全班同学笑了笑,拉着女孩说:“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叫许春兰,是乡下来的,你们要多照顾她。”
全班同学轰堂大笑起来,吴晓海盯着女孩的脸轻声地嘟囔着:“的确,说是从农村来的,但一看就知道不同于一般乡下的女孩子,只可惜,一个挺秀气的女孩子,偏偏叫什么‘春兰’俗不俗呀?”
叶老师看了看自己调皮又可爱的学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许春兰”三个字。叶老师说:“是这个‘兰’,这个字读lan,第二声,意思就是植物的名,懂了吗?”
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懂了!”
吴晓海对同桌小声说:“这可是教英语的叶老师给我们传授的唯一的一个汉字!”
同桌“噗嗤”一笑。再看许春兰,脸上红红的,低下了头,顿了顿,又腼腆地抬起头来,眨了眨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大家。语音甜甜的,轻声细语的说:“请同学们今后多多关照。”
玉米地里
王光的地质素描做完了,摘下水壶喝了几口,递给吴晓海说:“编完了吧!”
吴晓海接过水喝了几口:“编完了。”
王光兴奋地:“我下了十年乡,干了八年的地质,还是第一次这么有成就感。”
吴晓海:“成就感算什么?得找矿奖,才是真的”
程水拍了他一下:“贵重金属,还少不了呢。走,再到那边看一看!”
大山里的自然村庄
太阳见斜了,一个羊倌赶着一群白山羊走进村子。
夕阳西下的农家小院
院子很幽静,瓜秧、豆角秧爬满了瓜架和篱笆,那绿油油的叶子遮住了夕阳,给人一种清雅恬静的感觉,一排新盖的红砖青瓦北房,散发着油漆的馨香。
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中等身材,腰圆背阔,发达的臂膀肌肉暴突,紫红色的脸膛上挂着焦急的企盼,站在农家小院门前,向村口的大道远眺着,自言自语地说:“丫头说她男朋友离开单位都好几天了,怎么还不见到家来呢?”
植被茂密的山沟里 下午
程水站在山沟的溪水旁,看着悠悠的溪水,俯下身子,手臂支撑着,像牛一样饮着清澈的溪水,满足地说:“又凉又甜,真舒服,你们也喝点,纯天然矿泉水。”
王光效仿着俯下身子,也饮起来。
吴晓海却摘下身上的水壶,放在溪水里,往水壶里灌水。
程水站起来,看着翻着珍珠流淌的溪水,看着里面的小鱼,在清澈的水内开始觅食了。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肚子也饿了。
他吩咐王光和吴晓海:“趁着太阳还没落山,快把帐篷搭起来。”
他们选择一块靠山坡的平地,把帆布帐篷骨架支起来,在王光娴熟的动作下,简易帐篷一会便建了起来。
吴晓海用地质锤把帐篷的四角,用木桩固定地上。
程水用小铁锨挖炉灶,找做饭的地方。
王光把地质包翻个遍,也没找到一个土豆,他不好意思地跟程水说:“我把剩下的三土豆给弄丢了,今晚只有吃咸菜了。”
吴晓海机灵地说:“我们过来的时候,发现前面的坝沿上有一个倭瓜。”
程水没说话。王光到帐篷里去处理地面。
坝沿前 夕阳下
吴晓海溜进一片梯田里的谷子地,他顺着梯田寻找着今晚的蔬菜——倭瓜。他开始发现几个小的,刚扭下来,又发现一个大的,他像熊瞎子一样,丢下小的,又去摘大的。瓜还没摘下来,一个女子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哥,你要干吗呀?”
吴晓海惊惶地抬起头,眼前不知在什么地方冒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眨巴着疑惑的眼睛。吴晓海慌张地说:“我是地质队的,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
小姑娘:“哥,这是倭瓜,到秋天的时候,可好吃了。”
吴晓海:“噢,我没见过。”
小姑娘:“城里没有吗?”
吴晓海:“没有。”
小姑娘非常大方地走上前,用手里的镰刀割下倭瓜,送给吴晓海:“哥,你喜欢就送给你,这地是我们家的。”
吴晓海不好意思地接过倭瓜说:“这么晚了,你在这里干吗?”
小姑娘:“我在打猪草,今天放学晚了。”
吴晓海:“谢谢,你也早点回家吧!”
小姑娘:“哥,再见,喜欢什么,你就来拿,这一片都是我家的。”
吴晓海看着小姑娘的背影,嘴里嘟囔着:“还是农村的孩子纯朴。”
在帐篷前面
吴晓海抱着一个倭瓜走回来,递给了王光。王光嘿嘿一笑说:“没人看见吗?”
吴晓海:“没,不,一个老乡送的。”
王光:“男人送的,还是女人送的?”
吴晓海:“你俗不俗呀!”
吴晓海不再搭理王光,自己找调料去了,三个人各忙个的事……。
远处的山岗上
小姑娘背着打猪草的篮子,站在那里,向沟里的帐篷眺望。
在帐篷前面
夜幕已经降临,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他们围坐在土灶前,津津有味地吃着米饭和炖菜。
吴晓海问:“咱们怎么不住老乡家呀?”
王光:“不方便。”
吴晓海:“那有什么?”
王光:“你还小,不懂事。”
吴晓海:“我都二十五六了,还有什么事不懂呀?”
王光:“男女睡觉的那点事你懂吗?”
吴晓海:“组长,王光又说流氓话了!”
王光:“那你问组长吧,反正我一说话,你就说是流氓话。”
吴晓海摇着程水的胳膊问:“组长,住老乡家和男女睡觉那点事有关系吗?”
程水看着吴晓海,脸上布满了阴云。
城市的夜晚
大街上车水马龙,各式各样的霓虹灯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帅哥靓妹们相互招呼着走进音乐悠扬的歌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