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疫情居家记

(2022-12-29 14:54:08)
标签:

居家

日常

分类: 日常杂谈

继春天居家一个多月之后,11月中旬我们又开始了今年的第二次居家办公。受设备、沟通等各方面条件影响,所谓居家办公,肯定是以居家为主,办公为辅,工作的时间和效果跟全日制比都要大打折扣。大部分时候我也就每天工作一俩小时候,处理一下邮件和紧急的事,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成了一家三口一起混日子。

儿子在客厅上网课,他上课的时候我俩还收敛点,各自占一个卧室安静地工作或刷手机。等到儿子一下课,处理完学习任何和作业,从半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基本就是放飞模式。仨人沙发上一坐,喝茶、嗑瓜子,聊天、找乐子,无聊的时候能天天一起打骰子下飞行棋、对战桌上足球。下午打发完,傍晚老公带儿子下去疯玩一俩小时,我在家负责做饭。

我发现居家做饭真是一大负担。我起床晚,基本不吃早饭,等着午饭一起吃。所以早上一睁眼,我常问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中午吃什么?然后每天下午我还要问,今天晚上吃什么。老公说我天天对他们进行灵魂拷问。居家越久,我越佩服那些全职妈妈,她们是如何做到这样周而复始地安排一日三餐还能乐此不疲的呢?我发现会做的、喜欢吃的东西大致就那么多,已经很难再搞出花样来。后来赶上哪两天工作忙,我就搞搞罢工,冒着疫情风险点外卖糊弄一两顿,但儿子又抗议,找妈伺候,我只好又设法开发点新品种。总之,一个多月下来,这一日两餐已让我绞尽脑汁。

世界杯期间,每天晚饭后,我们都看一起看球赛,有时候是直播有时候是回看昨晚的场。儿子这足球没白学,还成了小球迷。从小组赛开始,就专门打印了一张赛程表,把谁谁一组、最后哪个组是哪个国家出线摸得门清,后来的晋级赛也几乎一场没拉下。看球的时候,俩人还进行热烈的专业讨论,他爸对着电视实例指导带球过人和跑位等技巧,搞得我第一次知道老公原来还是个球迷。我就是纯属凑数凑气氛的了,经常看半天要是不问的话还没认出哪个是哪个队,所以我往往看一会溜一会的。我一走,就能听到儿子跟他爸在那笑眯眯地嘀咕,妈妈肯定又嫌这么长时间没进球没意思,她啥都不懂,就喜欢看进球。对,这俩人看球的另一乐趣,就是吐槽我。

除了这些消遣,我们偶尔也高雅一下,仨人各抱本书,坐沙发上看一阵,乍看跟书香门第似的。就是那几天,好多年没看过小说的我,还意外收获看了一本小说《人生海海》。还是给儿子在当当买书时,为了凑单满减顺手买的。尽管之前作者和书名都听过,但对故事情节我全然不知,所以不看是不看,一看就有点进入状态。看到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衔接处,时间突然跨度到几十年后,改平铺直叙为倒叙的时候,我有点猝不及防,被感动得落下泪来。这让我想起高中的时候,寒暑假我一个人住在曾经的老西屋,大晚上看盗版小说看得停不下来的情景,那时屋里只吊着一个电灯泡,光是黄的,像是已跟周围寂静、黑暗的底色融为一体。

居家期间,我还干了一件大事:整理打印相册。之前我们总把带儿子去各处游玩的照片用A4纸打印出来,贴在他卧室的墙上。现在一面墙都被贴满了,而且因为是用胶带沾的,时间长了,风吹人蹭的会变形损坏。我就琢磨换种方式,不如直接打印成相册,更方便翻看和保存。征得儿子同意后,我开始行动,上网买了400张相册纸和2本相册。一边等京东到货,一边开始筛选要打印的照片。我把硬盘里无数年积累的照片都扒拉了出来,计划从2013年初儿子出生开始看。按时间顺序筛选有纪念性、代表性的照片,然后重新发回手机里,再一张张地编辑打印。因为家用打印机速度慢,每一张都需要消耗两三分钟的时间。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以老公评价的着了魔的精神,每天晚上忙活两三个小时,搞了整整一周,终于大功告成。最后的成果是一本半相册。第一本是完整的,塞满了整整200张,从儿子出生一直到20年末。第二本也开了头,放了21-22年的几十张,留待后续。

第一本开头专门放了几张更早的照片,是整理照片时顺带找出来的,正好放在最前面作为引子,可以一窥三口之家前二人世界的模样。其中两张是我刚工作时在盘锦照的。当时我带着一帮哈萨克人去稠油中心交流项目,正事也就一两天,剩下的几天就是稠油中心安排专人专车带我们吃喝游玩,有一张就是在苇海蟹滩景区拍的。这个景点记忆很深刻,梭形的小船在芦苇荡里穿梭,七拐八绕的,有些地方水域窄,还没还得及看清航道,小船已披荆斩棘一般穿行而出,体验新奇、颇有野趣,跟在水域开阔的白洋淀上行船的感受完全不同。好多年后去出差,跟几个同事又去过一次类似的景点,还在船上享受了一顿美味午餐,但再没找到曾经的感觉。

还有一张是老公我俩在深圳沙滩上的合照。那是我第二次看到海。第一次是几天前我和老公坐公交去的一个免费沙滩,水质不太好,又值阴天,我只是初识了海的模样,并没有看到海的美。这次是他两个同事开车专门找的较偏远的收费浴场。沙滩阳光,湛蓝的海水,远山的轮廓,风景如画,是我想象中海的样子。照片上我俩笑逐颜开,身材真好,穿着泳衣浑身上下都找不出赘肉来,现在看了不免唏嘘。

但几张照片更明显的区别还是气质,那时候的朝气蓬勃、青春无敌,跟后面有孩子后的照片有着鲜明对比。我专门让儿子看,看看妈妈没你的时候多年轻漂亮?他刻意瞄了一眼,“这是你吗?我觉得没现在好看。”“我看你俩没有我以前的照片都不好看,现在的才最好看!他又补充。他看过我们上学期间的胶卷老照片,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我有点理解这种心理。你是不是以为没有你之前世界就像不存在?别忘了你爸妈可是先过了30年呢。”“嗯,反正没有我的时候都不算!我联想到王阳明的花论,大意说我不看花时,花就相当于不存在。确实,世界怎么样,当这个主角没出现时,都无意义。

三年疫情,病毒在一代代进化后威力已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肉眼可见的结局是以全国人民都阳一轮结束。北京属于感染开始早的,我们全家又属于北京早阳的一批。荣升杨康后,年底前一周,我重新开始正常上班。出门再也不用到处扫码、出示健康宝,一下还有点不适应,仿佛变天了。疫情时代结束了,这样闲下来、停下来的居家长假,以后想来应该会是美好的回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