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成长记录32
(2022-08-22 15:16:41)分类: 我家有儿 |
1、享受“财务自由”
暑假为了以考促学报、给儿子找个目标找点事做,我们给他了个小学托福线上考试。考前上课、练习集训了两周多,搞得我每天回家都很忙,为了节省做晚饭的时间,我经常中午从食堂打包些肉菜回来给儿子吃。有一天我俩说好久没喝酸奶了,想去楼下小超市买,但是连着两天吃了晚饭、搞完学习的事都八九点超市已关门。终于在第三天早一点解放,我说赶紧一起下去转转。但儿子说他自己就可以,他骑自行车过去,我先换衣服晚几分钟下去找他。出门前还专门说了一句“我办事你放心”。我知道自从他电话手表开通了支付功能,他很愿意找机会自己花钱,就欣然应允。没过三分钟,就听他打电话过来,说我最初想要的大桶原味酸奶没有了,只有小杯的,问我要喝哪个口味,那语气就跟我去买东西之前问他要吃什么如出一辙,让外人听来绝对是个贴心的孩子。
晚上九点多他玩够了从楼下回来,进门就问,“妈妈,酸奶你喝了没?宝宝买的酸奶好喝吧?”这求表扬的劲我得配合呀,“好喝,宝宝买的东西最好喝了!我跑完步回来就喝了一杯。宝宝挺牛,都能自己买东西了。”“这算什么呀,对我很简单,以后楼下买东西的事就交给他吧。看你整天买买买的挺爽,我也想享受一下花钱的乐趣!” 难怪平时在楼下玩,买瓶水什么的他都要抢着付钱,真是一不小心啥都给言传身教了!
2、当榜样的力量
暑假本来有个夏令营活动,可后来因为疫情取消了。不过安排了两周的补课。我让他尽量去,正好给他找点事做,也作为学习的调剂,免得在家总看Pad,爷爷奶奶也管不住。
每次去训练,晚上吃饭时他都要给我汇报今天踢球的情况,什么今天又遇上猪队友了,对方有个小个子竟然比他跑的还快,谁搞了个乌龙球之类,经常啰嗦一顿饭都还说完,尤其是他们队赢球或者他发挥出色进了几个球的时候。有一天汇报完,他还专门给我描述了一个场景,“一开始训练的时候,那个他不认识的新教练问大家累吗,他们都说累,我心里想着,累什么累,这才训练多大会。教练一摸他们都出了好多汗,一抹我没咋出汗。”“教练会不会说你没用功练呢?”我插话。“不会的,我好好练了,教练都看到了,教练说,说明我体质比较好。”原来最后这句话才是自我表扬的重点。
周末我带他去训练,见到了那个年轻的教练,果然他挺喜欢儿子,在场上不断拿儿子当典型,说他训练态度好、技术好,让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儿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训练也更带劲,打起比赛来冲劲更猛了。有两天特别热,我怕给晒中暑了,没让他去,他在群里看到教练发的照片,说跟他们对战的另一队配合打得很好,他不在,估计他们这几个猪队友一定会输得很惨,最后还自我决定“我明天还是去吧,要不这烂摊子咋办呢”,听着真像是个勇于担当的典范。
3、坑妈的周末游
三伏天热得要命,我想在空调房里呆着不出门。可是儿子一吃过午饭就催促我,说想坐公交车,去个去没去过的地方玩。我想昨天刚去过商场,市内场馆一般都要提前预约,也只能去公园了,这天逛公园可真不是明智之举。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我们公司发的旅游年卡说明册到处找,说市属公园还有俩他没去过的,他选了一个,我一看名字,是个无名小公园,不值得专门过去。但他坚决说没去过的他就要去。
公交过去倒是便利,门口就有直达的,不过晃悠了好多站,用时将近一小时。公园收费2毛,孩子还半价。不过格局也真是完全契合这个价格。我俩慢悠悠把整个公园逛了两遍,连不到十米的小土堆都当成山给爬了,一共也就花了半小时。里面有个小游乐场,他也转悠了一圈,但说这都是小小孩玩的,满脸的看不上,最后还是在我的鼓励下勉为其难地选了一个开遥控船的游戏,有点纯属为了纪念好不枉此行的意味。
不过最精彩曲折的却是回程。回程方向路线不完全相同,本站公交不停,我们只好步行十分钟从地下通道穿过一个大立交桥,到下一站去坐车。快到车站时,看到车正呼呼进站,他说不想等下一辆,于是在前面带领我一路狂奔上了车。上车之后,他又说这趟车站太多了,来的时候都晃悠了21站,他想到静安庄下来,去换成467,这趟车在那首发,不绕路、跑得快、几站就到家等等。别说,他曾经没事跟爷爷坐公交车瞎转悠的癖好,还真积累了一定的功底,说起方圆多少公里内的公交那是头头是道,我这个依赖手机搜索的自愧不如。但我按最省事原则,觉得车上有座又凉快,又能直达,慢就慢点吧,不想下。可他坚持说这样可以多坐一趟车,“宝宝开心”,他妈一听只好妥协了。可是下来一看,同站并没有467啊。他淡定说刚才没告诉你,是在对面发车。于是我俩烈日炎炎下从过街天桥去到对面,然后又走了一段路、过了一个大红绿灯才终于到了目标车站。我忍不住了,“你个臭儿子,你是看你妈路痴就故意坑妈是吧,早知道这么麻烦我肯定不听你的下来。”不过好歹上了467,首发没人随便坐,而且这趟车走的路线确实简短直接,我们几站就到了小区门口。
为了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下车第一件事就在我手机查之前坐的604到哪了,然后就兴奋地让我看,“有两趟车正在芳园里那块堵着呢,如果咱们没下来,肯定现在堵的就是咱们。我去的路上就看到那块就有点堵,你光顾着迷糊睡觉呢没注意”。我说,“你决策英明行了吧。但是你太能折腾人了,这一下午你热死我了,我再也不想跟你一块出门。”他知道我口是心非,开始拿出杀手锏,“宝宝玩得开心啊,还逛了没去过的公园,坐了不一样的公交车”。是的,我就是那个一路叨叨一路陪的妈妈。
4、知足常乐+热衷攀比的结合体
每次听到儿子自己在卫生间洗着澡还嗷嗷唱着“我还是那个少年”、还有什么“托雷基亚贝利亚”,我和老公都相视一笑,说儿子这整天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感觉日子咋过得这么美呢!
前几天,看到别人家的鱼缸漂亮,他也要我买各种设备,说他也要想好看的鱼缸,还自己在淘宝上查,选了一款拱桥的造景,我答应了,晚上就下单。他很开心,兴奋地在沙发上蹦着一一列举,“我最近好事还真多,都有三件大好事了。”“哪三件?”“一个买鱼缸,一个是买新自行车,你不是前两天说了吗,等爸爸回来了就带我去店里看新自行车。还有一个是跟你回老家,主要是可以跟表哥一起,我可以天天跟表哥一起玩,平时都好长时间才只能一起玩一天,这次一下玩好几天,真是太爽了!”我一听人家的幸福原来这么容易,而且还这么有理有据!
但容易知足常乐的同时,他也同样很容易表现出不知足、羡慕别人的另一面。听到别的同学说去了游乐场、环球影城,去了哪旅游,或者去了任何他没去过的地方,他羡慕;看到别人家妈妈不用上班,能天天在家陪着,工作日也能带孩子玩,他羡慕;看到别人家有房车,别人家的车高档,别人家的奥特曼卡比他的好,甚至别人家妈妈不管他,可以不用学习,可以随便买喝饮料,可以在楼下玩到10点还没被叫回家睡觉……只要是任何他没有的不能随心所欲做到的事情,他都羡慕,尽管这个别人可以不是一个人。
这种看起来矛盾的表现或许正说明了孩子的单纯和“活在当下”。他们自然地把一切即时的需求和欲望写在脸上、说在嘴上,把人的攀比心理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大人可能会想去解释,说你看到都是别人的某一面,最肆意的那一面,你无法要求达到所有人的“最好”。但他们可能并不需要解释,这种攀比羡慕对他们来说应该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没有我们眼中的那些复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