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是第二次到北二环和潘集路交叉的区法院的。
原来区法院就在我旧家小区可苑新村西边的时候,每天上下班都从门口路过,但始终没进去过。后来去过唯一的一次,那是参加去世后的老作家白榕儿子告后母冰云占有老父亲住房一套的案子,现场法院控辩双方听证会上,狗血一片。老白榕应该是在70来岁的时候,娶了那时应该也就30来岁文学爱好者笔名叫冰云的江苏女子。冰云没有工作,不知道是否是老白榕出的面,当时把冰云安排在《诗歌月刊》吧,干了临时工;后来就不知谁介绍,又到了合肥电视台某部做编导文字工作。那时我们都感到非常好奇。毕竟两者相差那么多的年龄,老白榕且已经七十多岁,眼睛又不好,腿脚也不便利,不知道冰云从哪一点上看上了比她父亲还大几岁的这位老朽。其实,老白榕年轻时也曾经风华正茂在事业上最高光的事,可能就是当年王蒙《组织部来的年轻人》就是他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时刊发的,也算是伯乐识得一匹千里马了。我们私下里猜,可能是冰云想凭借老白榕的文学人脉关系,在文学界突飞猛进吧。冰云年轻漂亮,娇小可爱,人也很温和善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自从和老白榕结婚后,两人就蜗居在老白榕在文联里的二楼那套房间里,整日地学习,她就做了老白榕的生活保姆兼读书学习的代笔者朗读者。结婚才几年啊,也就是四年时间吧,老白榕因感冒被送进了附近的省立医院,最后不知道怎么就引发了其他的疾病或者本身就有其他毛病,反正很快就进到ICU重症室身体上插满管子喉管也被切开,死在了医院里。其儿子在诉状里认为,老父亲的死是与娶冰云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是娶冰云,可能他还能多活几年。当时,合肥晚报某女编辑正好二婚,其夫据说是律师,或者准确地说应该是律师爱好者吧,张义勇为免费代做冰云方答辩律师。毕竟是当庭没有判,但双方请的律师是否专业程度,只要看看人家提问题的思路严谨,以及陈述逻辑清晰,就可以看出,对方的律师是一位极为专业目光犀利的专业人士。而冰云这边的免费代言律师呢,就是那位某女编辑的丈夫,提供了的材料啰里啰嗦不说,还问题说不到点子上,在庭上为了佐证这个房子属于女方,居然把两人早在分房前就已经事实同居摆到了面子上,而且还大段地读老白榕给冰云的情书,说是他和她早在哪一年两人就一起到青海湖去旅游就已经发生了关系!我晕啊我晕啊,发生关系就能证明他们是事实婚姻了吗?!连我这外行人都听不下去了。关键是他还一直一直地读老男人春心萌动时写的那些情书信,读啊读啊,读的我都要几乎睡去一觉,让人昏昏然……后来官司判了,是老白榕的两个儿子和冰云各占三分之一产权,就是说按照目今的房价,但凡谁买,就要给其他人三分之一的钱。最后冰云买了下来。但是,两个儿子主张的老白榕的遗留书稿其著作权应该归儿子,而不能归冰云。好像是判给了两个儿子。当然,冰云非常失望,原来正在整理老白榕的遗稿,想把全部整理出来出版出来好做个纪念。但是,既然老白榕的著作权归儿子们了,冰云也就无法来做这项工作。她苦笑了一下,道:原来还想为白榕做一点事情,现在就不想了。其实,她转而又道(这是大实话):白榕又不是什么名人,他有什么著作权呢?谁家出版社又想出他的作品呢?!想想,老白榕一辈子也没有出版什么,只是在近年才出了一本散文诗集《云诉》(给冰云的情诗),好像次年又出了一本诗集叫什么,竟然就忘记了。薄薄的书,当年出书,老头拉下面子一个一个地给熟人打电话,要求大家去捧场。当然,我就是这样参加了新华书店在三孝口为他举办的出书仪式,老头就盲着眼睛用歪歪扭扭的笔写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看了很是让人心疼可怜。
第一次到新的区法院所在地,是愚人节的第二天,4月2日。4月1日下午写好申诉,准备第二日上午递交到法院去。下午见到遛狗的老齐,问他可和我一阵过去,他似乎一听到法院,就有点犹豫。可能碍于情面,口头上表示可以。接着又说,听说北城有疫情,现在要到法院那边去,搞不好健康码就变成黄码,不划算,还是不去了。这个借口很是冠冕堂皇。我心里说,如果这样,人家法院也不要上班干脆关门好了。正好傍晚遇到老黄,老黄二话不说就答应和我一起去,约好次日早上八点半在地下车库见。次日早上,他从一环路往西,再拐进法院路。到了法院门口,他去停车等我,让我自己进。进门前扫双码,安康码和行程码,再把身份证给房间里保安在显示仪般机器上扫,再取身份证到左手边扫脸仪器扫,摘了口罩扫脸完成后,自动门就开了。进了去,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往哪里去。只好等后面的人完成一切后过来,再问,才知道原来从高大威武的关闭着的多层台阶正门的西侧小路直行五十米左右,从右侧边门进入,身上的包要从安检机器下过一下,一切都显得很严谨,防护措施到位。问一楼接待柜后面的小伙子,执行局杜法官在哪个办公室,他指了下二楼。从电梯上了二楼,这二楼很像天鹅湖那边新博物馆的二楼,环形的,走了一通,沿路好几个审判厅,有的里面两三个人在进行,有的就空寂着。走了一转,居然就没有找到杜法官的办公室!问所有人,都说打电话。打呀打,一直打,就是不接。最后接了,里面一个听起来四十来岁的女子的声音,让我直接在电话里说大致情况,最后让我把材料递交到二楼执行大厅魏大姐处即可。
今天上午,是昨天上午约好了的,杜法官电话让我去一趟,说今天一天是她的接待日,让我去取法院执行异议书格式文本。当时我好激动,以为我递交的申诉得到了回应。就告知了银行。银行马上说,是上午她们给法院打电话了,需要异议裁定书,所以就有了杜法官给我的电话。昨天我在工作群里道,无论如何我都会如约到法院去的。今天上午去,是骑车去的,在百度地图上搜了一下,顺利的话,也就近三十分钟。骑车我按照百度地图导航来的,和黄大哥走北一环不一样,是从北二环走的,一路向北,心里还在嘀咕,是不是临泉路是北二环路啊。不过,导航让一直向北就向北呗,直到华府城隍庙,才知道,是真的到北二环了,好久没来,好像以前北二环这个岔路口上面是没有高架桥的,现在看看,架了高架的北二环,显得窄小了许多。上了北二环,一直往西,往西。心想,地图上法院是在潘集路的,导航说让我在红绿灯路口拐弯,拐过去后发现,前面是一条小路,路口还有戴着红袖标穿藏青蓝的保安在让往里进的车子司机扫手上拿着打印的行程码。我过去问他,师傅,这条路是什么路。他摇头,忙着去看过来的小轿车,不搭我。我前后也找不到路标,看到不停的有大车小车往里面去,心想,就是错了,也能从小巷道里叉过去,条条大路通罗马。往里骑着,包里的导航就在说,道路偏离,重新规划。你规划就规划呗,好像规划不出来,总是那一句,道路偏离,重新规划。一直往里骑,发现是桃花还是花园小区,破破烂烂的,居然路边门面还有个名称似曾相识的印刷厂!越往里骑越觉得不对,就问穿着黄色保洁衣服扫地的老头,从这条道是否能出去。老头肯定地回答出不去。只好车头原路回骑,这时导航又开始正常播报,直行,往左拐,往左拐,再往右拐,到了。把自行车停在法院门口的路牙共享车边,走到大门前,感到和上个星期才来的时候不一样,好像那树立在左手的扫脸的东西都没有了。一问坐在房子里的保安(看那保安大叔脸好像和上次的大叔脸一样),人家立刻道,往前方50米。得,还在前面的门!
扫了安康码行程码后,一流水的递交身份证,然后扫身份证扫脸后门就自动开了,进入驾轻就熟地往前小路行,从右手门进入,传送带上放上带来的包包,然后拎包进入,直接上二楼。上了二楼,还是给那个神秘的杜法官电话,一直忙音忙音忙音。想着,这次肯定能见到杜法官了吧。在执行大厅等候。再继续打。终于打通了,让我等。等了半个小时吧,终于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个子约一米五左右的娇小姑娘出现在大厅门口,对着里面喊“某某第三届业委会”,我立刻从等候座椅上站了起来。看着这个娇小的姑娘,手上捏着几张纸,在三个谈话室分别打开门看,一看都有人,只好带着我到了出大厅对门的第一间办公室,找了张空的办公桌就把执行异议书格式指给我看。给了执行异议保送精审团队需要材料目录,送达地址确认书。我叫她杜法官,心里还在纳闷咋就这么小呢?她立刻告诉我,她是杜法官的助理,让我回去填写后递交过来。我问是否有时间性,她说以递交时间为准。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就是2019年的执行裁定书能不能给我看一下是哪个接受的,因为上届业委会成员说没有收到。她说不行,因为你们是第三方案外人,不能看相关案件内容。只好无奈地告辞回去了。
回到小区,从北西门进,门卫让我扫墙上的小区安康码,当然啦,这是正当要求。不过,我看到那辆白色的轿车在我之前进入后,就停在不远处,司机下来取门卫门边桌上的包裹,然后就上了车子,一溜烟地往里去了。我一边举着手机扫安康码,一边问门卫,为什么开车的不扫安康码?门卫说这个要和保安队长说。我立即在小区群里安特了保安队长,说了汽车进入不扫安康码有漏洞。我又骑车到南门,看到保安队长胡队长坐在南门口扫码处,我对他说了,他说知道了,不过还要和物业郁主任说一下。我又在群里安特了郁主任,说了这件事情,说既然要扫安康码,就所有人扫,不能就走路的扫,开车的不扫。业委会副主任老袁立刻安特我,表示了自己肯定的态度。
就今天吧,从白天到晚上,发现南门门卫还是应付差事,比如说送外卖的进入,在门口是扫了码,但是到底是不是显绿,门卫就不看了,外卖的举着手机就进去了。到底扫了没扫,不知道,门卫继续和另外一个门卫说话。还有送外卖的,事先就在门外就打开了安康码,进门,不扫,就直接给保安看一下绿码,进入。
晚上遛狗,见到5号楼也在遛牧羊犬叫奶牛黄白相见长毛狗狗的郝大姐,说起她们5号楼的302在清明节晚上群里闹腾的事情,因为去年302就吵着到处说(和郝大姐也是这么说,郝大姐和她解释不是的,这种树根本不会飘絮,那种杨柳絮是墙外飘进来的,她就是不听)要把6号楼南的2棵大树给砍了,说是飘絮,会影响她的呼吸,也多次找我反映情况,要砍树。我也和她解释了,她也固执己见就是说是。没办法,当时已经是整个城市飘絮结束的时候了,我就和她说,明年再看看吧。没想到她在群里使劲说,物业不管,业委会也没有反应,为什么那些树不搞掉呢?我实在忍不住了,在群里回她,说了怎么就和树较劲上了呢?去年劝你不听,今年又来吵着砍树。她在群里居然完全否认认识我,还说连认识我都不认识,怎么会和我说砍树的事情!她还表白,从来不说瞎话。像这种七十来岁老太太,健忘也常见,所以就不和她计较了。见到郝姐和她一说,郝姐立刻说,这个人很骄矜,就是喜欢闹,丈夫去世的早,可能心态不太好。这个房子是嫁到新加坡有钱的小女儿投资买的房子,给大姐一家和母亲住了;302是橡胶厂的,没看到她经常背个小背包就蹬蹬去了,橡胶厂她也有房子。我印象里,这个302凌大姐经常喜欢在10号楼和11号楼过道对着IPAD跳舞。个子不高,人长得倒是三层皮眼睛,紧绷的皮肤,很不像七十来岁妇女模样,但嘴皮过薄,一副*样。很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