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了一部电影

(2022-04-05 10:46:20)
分类: 创作思维
     昨天,网上看了一部电影。据说此部电影在春节档票房不错,又说,此电影带着含泪的笑,黑色幽默到了极点。我是带着希冀渴望的心态去看的。过往,对于喜剧新人能演出什么好片子是不太报大希望的,但看宣传的好,票房好,不能不看一看。看过,是失望的。关键在于剧本的根基不牢,说了一个雇佣三流演员来做真实杀手,而这个演员一直以为是演戏的故事。里面搞了一点噱头,添加了一点爱心作料,以为成功了。看后,真的觉得,怎么说呢?说不出来。一个字:扯。首先,那个叫marry的女主胖圆的身子胖圆的脸给我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完全没有旧时当红女星美丽的身段,凭借什么飚红的?假);其次,那个黑社会老大好蠢,蠢的脑子都不动一下,还被二把手玩了一把,差点命都没了;三是整体夸张的动作很带有舞台剧的感觉,还是一个假。总体来说,就是玩了一把。说是三流演员励志吧,似乎不是,整体感觉所有人物故事扁平化。整体而言,还不如电视上看的网飞东北电视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真实落地气,至少没有胡编乱造,青春男女演高三学校生活也很真实好看,普通的东北老百姓生活。说起东北最近的电视剧,还有一部就是《人世间》,充满了东北老百姓几十年的真实生活。胡编乱造,最终没有生命力。毛姆说过,“思维定式常导致我们低估他人的智力”。观众的智力不会永远停留在婴儿期的。
    从昨天起,似乎又可以看书了。一直喜欢毛姆的短篇,很带有人性化,且细腻,深得女性读者的欢心(特别是我)。去年初还是前年,模仿着其笔法写了一个短篇,自我觉得也挺满意,可惜!可惜的很,去年初电脑硬盘崩溃,所有的写作材料全部化为灰烬,这不满意的三分之二已经完成的作品,也化成了一片云。现在很想重新拾起来。今天再写开篇,似乎就是没有去年前年的感觉,感觉不对,大致的东西在脑子里,好像还是不能如一个水龙头哗哗流出水来那么流畅,只能一点点抠了。想要回去,那是科幻作品,回到那个写作点上,好像不能成功。只要再慢慢地找感觉。
    看完毛姆的原来经典短篇小说集里没有收藏的一篇短篇《一个绅士的画像》,忽然就醒悟道:原来他也有这么差的作品!完全是把人家书中的内容抄上一遍,然后打了一个OK的手势,这样结语:“我一口气读到约翰·布莱克布里奇先生的最后这句话才放下书本,我仿佛能听见他在慢条斯理地说着,脸上却带着宽容的微笑:‘因为我们必须事实求是地看待人的本性。’”哈哈,他也是在学习中啊。想到目今七零后还是八零后的张慧雯,读了几篇毛姆,仿着写了一些小说,定居在美国,爱好文学,现在在国内文坛上就炙手可热。热到各家出版社纷纷出她的书。确实,她是写过一些好看的短篇小说,这是不可否然的,但是,也可以从她的作品里看到模仿毛姆、契诃夫至深的痕迹。去年下半年,我倒是也从省图搜了能搜到的她的书来读了,有些有些甚至是读不下去。她的人生轨迹过于简单,简单的作品都是大白话。小男女的爱情啦,等等。想起阿根廷的小女作家吉根的作品,也是如此。一篇打火的短篇《南极》出现以后,让读者感到惊艳!天才之作!!可惜,就仅仅是这一篇,再看其他的,就食之无味,味同嚼蜡,实在是读不下去。还有加拿大的阿特伍德,其《使女的故事》和《证言》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被人称之为伟大的作者,而前期作品也依然是看不下去。再看毛姆下一篇《素材》发现他的《一个绅士的画像》只是为他要写一个长篇做一些准备工作的前序,这个事先的准备工作,就是作家找了一本关于赌牌的小册子来读了一下,有些感悟,抄了一些感悟的语句,就搁在了那里。正如他在《素材》开篇就说:“我老是惦记着要写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角是一名专靠耍骗术赌牌的职业赌徒”。作家在开写之前,为了要准备写作材料,也可以看出花费了各种的功夫。把这些作家作为素材收藏准备的东西给予公开,倒是可以给要写作的作家参考的,但作为真正的作品,却是无法看的。读者是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的。不过,一个有名的作家,身后可能会被出版社挖地三尺找遍所有的地角,对于作家写的片言只语都要出版消费的理念,也是容易理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烧纸
后一篇:法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