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囤货

(2022-04-12 20:41:49)
分类: 业委会
    晚上,做医生的准媳妇下班过来和我聊天,提及她们单位医生们现在都在开始囤货了,叮嘱我也要开始囤积一些必备食品,以免到时万一我们小区“中奖”封了,也好有所准备。想起家里上海亲戚在群里亮那些少的可怜的蔬菜,心里就发慌,立即在网上下单,以十斤为单位囤了不少土豆黄瓜什么的蔬菜,感到好奇的是,居然还有内蒙古的大白菜!想想运到内地得多少天呐。大米牛奶也开始囤了。想想过两天到货的情景,可能我的后窗要堆满了。家里油也有3桶了,还不知道可够。一时还想不起还要买什么,等想起来再说吧。恐慌的情绪真是会传染。准媳妇告诉我,她娘家母亲和她说,已经准备了一地窖的食物,再怎么封都不会怕了。
   今天上午上届业委会某成员在微信里微我,说是他要就2017年他和开发商打的地下车库败诉官司继续要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并把他的状子发给我看,要我盖章。我告诉他,他上诉是以上届业委会的名称,我们这届的业委会名称有了改变,和他以前上诉的不一样,名称不符,不能盖章。且他没有进行公章移交。他说他交给街道去了,发给我他写的委托函,让我盖章,他拿着到街道去让街道用老章盖状子。我说要经过主任同意才能使用印章。他就和主任微信里说了,主任大脑都没有过一下,立刻同意,并微信微我,说给他盖章,我立刻把厉害关系说了下。同时,我又在微信里向那位上届业委会某成员说了为什么不给他盖章的原因,因他的2017年、2018年两场官司败诉,同时又在物业随意签单,拖到我们这届业委会一屁股债务不说,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法院封账并划转了好不容易搞来的一点钱,原来想给业主做点事情想法也彻底泡了汤。现在我们正在走司法程序,对于法院执行提出异议,异议主要主张就是表明我们这届业委会和上届业委会没有存续关系,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忽然跳出来,让我们委托他继续向高院打官司,岂不是要自证我委与上届业委会有关系吗?!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在这位某成员坚持要让我们出委托函打官司时,我即在业委会工作群里把这件事亮明,让委员们表态。果然,大家均不同意授权,也表示他无权再继续打官司。
    下午,我开始起草给物业关于给电梯安装三方对讲设施的复函。鉴于赫斯亚公司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掏钱,这次3月31日开四方会谈,同样其法人代表宋女士还是坚持不愿意将前期代业委会收取地下车库费用的钱25万余元拿出来,坚持要将上届业委会账算清,关键她如果不支付欠开发商法院判定的款,我业委会账户就始终被封,且划去的8万余元也始终回不来(当然,我们现在正在走执行异议这条路)。我坚定地认为,凡事只有去争取,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即使是法院执行,也可能存在错误。只要我们有理有据,就一定会把异议申诉完成的。我在提交执行异议书相关材料以后,对主任电话里说,法院让开发商答辩,开发商一定会把去年你们签的四方会议纪要拿出来作为佐证,证明你们认可25万余元。不过,我认为,四方会议纪要尽管吴主任和袁主任有签字,也不怕,他们认可签字,只是代表认可,但本届业委会与上届业委会还是没有移交,没有存续关系,名称、地址、成立时间、开户账户均不对,负责人也不对,怎么能把这个债务大棒就打在本届业委会的身上。现在就等法院专门审核处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来判断是非了。我就不相信我打不赢这场仗。我绕着弯子写了几项不该业委会支付三方对讲的理由,原因是要给赫斯亚物业看的,说明客观上应该你们支付的,但考虑到业主安全、和谐团结,我委同意支付总价款的70%,但要有制约措施,表示我们不是随意就同意付款的,要求他们要按照3月31日在街道办事处开会的意向,他们要支付给开发商14万承诺兑现我们才给予支付。但主任副主任坚持要在2022年公共收益中支付。我说他们太好讲话了,如果是这样,就直接简单几句写给物业办即可。他们表示,就是那么写,她赫斯亚也不会掏钱的,那件事只有走诉讼之路。说是一码归一码。唉,我也没办法,只好屈服。改函件呗。
    昨天、今天白天都是三十度的天气,因了冷空气,傍晚忽然就开始降温十度,上午还穿着短袖T恤,短裤,傍晚把长裤、外套都穿上了。气候变化之快,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晚上遛狗,一地落叶。俗话说,秋风扫落叶,现今呢,看起来要改一下,变成春风扫落叶,无情了。
    尽管在网上囤了许多的货,家里有三袋米,又买了四袋米,想来也够了。不过,想起买了那么多十斤十斤的菜,什么时候能吃完呢?实在是发愁。菜多了,吃不掉,时间一长,多少都会出现问题,不囤吧,又让人不放心,万一被封了呢?现在这种疫情之下,谁说得准呢!上海人家可是大都市,说封一半,就封了一半,一半一半地封,没有准备囤货的家庭就惨了。在网上看到一个真实的段子,五楼的老张在阳台吸烟,听到四楼的夫妻俩在阳台上说话,正在为没有米发愁。老张立刻送去了一袋十斤米,解决了楼下邻居的燃眉之急。那夫妻要高价付款,老张高风亮节一分未收,毕竟家有储备万事不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法院
后一篇:执行异议失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