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学贯中西的“糟老头”杨宪益

(2010-03-08 15:26:00)
标签:

名人逸事

翻译出版

文化

                             怀念学贯中西的“糟老头”杨宪益

                                         李景端

    杨宪益曾在一首打油诗中说自己:“少小欠风流,而今糟老头,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这当然是他谦逊的自嘲。如今相交近三十年的“糟老头”驾鹤西去,无限伤感之余,不禁勾起了我对他诸多往事的回忆。

                                   学贯中西,令人可敬

    我是在1980年春天,经冯亦代的介绍结识杨宪益的。那天初次去拜访,有两点印象特别深。一是招待我的不是茶,而是酒;二是房间里的书特多,除了大批英文书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国古籍。起初我只知道他英文好,是位大翻译家,其他的所知甚少。那时没有互联网可以检索,所以我随后到了王府井外文书店转了转,看到他和夫人戴乃迭翻译的英文本《离骚》、《诗经》《楚辞》、《史记选》、《资治通鉴》等许多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内心不禁油然起敬。我知道,这些古代名著若无很深的古文根基,是很难读懂的,再把它译成英文,可谓难上加难。杨宪益能做这般难事,其学问之大不言而喻。

    更让我敬佩的是,我得知当时他们夫妇正在全力翻译《红楼梦》。有一次我问起他,《红楼梦》中那么多诗词典故,还有那么多丫环的名字,曹雪芹都很有讲究,这些都怎么译出来?他说:“是呀,没法对应译,只能尽量把原文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常常为一个典故或一个名字,就要翻阅很多书,还不时向红学专家吴世昌请教,设想出好几种表达方法以后,我们两人还要争论一番,实际上,乃迭比我更努力。为了做到忠实,出书进度就慢了。”看到对待翻译如此严谨辛劳,我不仅崇敬他渊博的学识,更敬佩他崇高的译德。

    为适应国外学者查阅中国文学英文本的需要,在我主持译林出版社工作期间,1992年特意出版了由翻译家胡志挥编辑整理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本索引手册》。有次因工作需要,我曾同几位熟悉英译本版本的朋友,仅从这本书的目录中,大致数出属于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的作品,包括长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寓言、平话、游记等多达七十余种,其译作之多,在这本手册中居所有英译者的首位。杨宪益中译外的成就,恐怕少有人可以企及。

   2007年杨宪益又赠送我他再版的《译余偶拾》一书,该书是解放前他在重庆、南京从事翻译工作之余陆续写的文史考证文章。拜读后更感他的国学知识也相当丰富,能搞训诂和考证的人,必须熟悉和占有大量史料,并有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那时杨宪益还年轻,而且正在翻译《资治通鉴》,他却能写出这样的国学著作,的确难能可贵。书中考证的范围很广,雅的如《庄子》原来的篇目,俗的如坊间流传很广的薛平贵故事的来源等等,都一一作了考证,尽管未必样样都准确,但至少表明他对国学也是有一定造诣的。如此看来,称他是学贯中西的“糟老头”,显然毫不过分。

                                  坦诚宽厚,令人可信

    杨宪益为人正直坦诚,极重友情,在朋友中有很好的口碑。多年来他给予我的帮助,无需多讲,而我特别怀念他的,却是他对我的三次拒绝。

    人们也许会问,《译林》早期编委阵容相当强,都是外语界一流的专家,但何以没有杨宪益?其实并非我漏请,而是杨宪益没接受,这是第一次拒绝。当时他很坦诚地对我说,他主要从事中译外,《译林》的宗旨是重点介绍外国当代文学,这方面他因隔绝多年不很熟悉,对朋友要讲实情;他还深情地说,不当编委,回避了“一家人”之嫌,有时帮你们说话更方便。听了这样推心置腹的话我很受感动。事实上他不是编委,照样关心《译林》的工作。例如1983年《译林》与《外国语》举办建国后首次全国英语翻译评奖,参赛人多达四千多,在苏州召开专家评委终审会时,杨宪益起先答应来,后临时有任务要参团赴美国访问,就让夫人戴乃迭南下与会,可见他对《译林》这点小事也不推诿。

    第二次拒绝,是在译林出版社建社初期。因为译林社有出版外文图书的任务,我曾有意约请杨宪益考虑主编一套对外出版的英文本图书。他先是肯定我的出发点很好,不过他又以老朋友的态度提醒我,他们外文局专搞中译外,财政上有国家专项拨款,业务上有一批外国专家帮助把关,国外还有多年的发行渠道。你们地方一个新建的出版社,能有这些条件吗?这个主编他不想当。他建议我一开始别忙着出一套,不如条件成熟一本出一本。正是听了这个提醒,使我克服了急于求成的思想,防止了因急躁情绪而使工作造成被动。

    第三次,是杨宪益拒绝翻译《尤利西斯》。鉴于翻译《尤利西斯》难度极大,我几乎找遍了英语界一流的专家向他们约译,但都被婉拒。当我也向杨宪益约译时,他对我坦言,他在英国时对《尤利西斯》就没完全看懂,自己还没弄懂就去翻译,出了差错,误了读者,也害了译林,这样没把握的事他不做。面对如此坦诚的自白,我看到了一位学者高度的责任心,放弃约译了。从以上三次他的拒绝,充分表明杨宪益为人坦诚,对人对事都极端负责。因此,这种拒绝,不但没有使我失望,更激起了我对他的信任与尊敬。

还有一件事足见杨宪益为人的宽厚。听说杨宪益乔迁,2001年有一次我趁赴京之便,特地去他的新居拜访,见客厅墙上挂有一副对联:“自古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他见我凝神对联便说:“这幅是王世襄写的,本来旁边还挂有我写的一副。”我连忙问怎么写的,他答是:“难比圣贤,不甘寂寞;冒充名士,自作风流。”不料我把“难比”二字,错听为“南北”,并把它写成文章发表了,报上还就此对联引出了几篇不同版本的文章。为此我特去信求证。他在回信中说:“这副对联把我说成不但名士,而且比作圣贤,我当然不敢当,我就在另一张朋友给我画的镜框上写了几句:‘难比圣贤,不甘寂寞;冒充名士,自作风流。’这都是讽刺自己的话。你听错头两个字,把‘难比’写成‘南北’,好像是我在讽刺别人了,这当然不是我的原意,不过我认为也不必更正。谢谢你的文章,给我作宣传。”二字之差,意义完全相反,我知道闯祸了,连忙写文章予以澄清。没想到杨宪益对此事不仅没有生气,还说不必更正,感谢我给他作宣传。如此宽厚待人,我更为自己的粗心而深感抱歉。

                                 幽默风趣,令人可亲

    杨宪益从小就调皮,曾把一瓶白兰地倒在金鱼缸里,在一旁看着醉鱼翻腾直乐,青年时期还拿过玩具枪射路灯。他平时说话不多,但冷不丁冒出一句,常令人忍俊不禁。他待人没有架子,我初次上他家时,我还是个无名小卒,听说我从南京来,显得十分热情,说他在南京工作过,南京的臭豆腐又香又好吃。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请他担任“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翻译组的终审评判,他因体弱不能赴港出席颁奖典礼,是我代替他在会上宣读他的发言,后来他戏称,这是我们两人在北京和香港“唱双簧”。

    其实最能展现杨宪益幽默风趣性格的,莫过于他写的那些打油诗了。他出版过一本诗集《银翘集》,其诗讽刺自嘲,潇洒自如。他解释说,中药“银翘解毒丸”是解毒去火的,他的那些诗,多是有了牢骚上火时有感而写,故取此书名,寓散火安神之意。此后他陆续还写过一些新的诗。他的诗虽谈不上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寓意幽默,用词风趣,还不乏针砭时弊之议论,都说诗言志,诗如其人,一点不假。

    杨宪益的幽默诗,一类是遇事观景,逢场作戏而吟,大多抒怀情感,感叹人生。例如“回到京城又半年,大街小巷炒银元。身无长物皮包骨,惟有别钟酒与烟。没有靠山难下海,行将就火快升天。玉楼正缺承包匠,早去能拿回扣钱。”他迁居什刹海后,对孤独的景况吟诗曰:“来时仓促别匆匆,五路郊居一梦中。宾馆去春辞旧宅,小楼昨夜又东风。独身宛转随娇女,丧偶飘零似断蓬。莫道巷深难觅迹,人间何处不相逢。”

    另一类是自省自责自娱的自嘲诗。杨宪益常以衰弱的动植物,比喻自己的无能和无为。例如:“清谈夷甫终无用,击鼓祢衡未必佳。羞似窗前水仙草,只能长叶不开花。”,“经冬蚊子尚嗡嗡,不识时宜笑小虫。非是讨嫌多讲话,只缘一动便招风。”,“冬龟不动不呜呼,免触霉头体自舒。违恐被人当废物,一朝扫进化灰炉。”还有一首《体检》更有趣:“今朝体检受熬煎,生死由之命在天,尿少且查前列腺,口馋怕得脂肪肝。心强何必先停酒,肺健无需早戒烟,莫怪胸中多块垒,只因世界不平安”。

    还有一类是针砭时弊、讽刺不正之风的。例如:批评文坛抄作的:“作家闹的一团糟,你炒废都我炒骚。不怕强人三板斧,只愁暗算一金镖。秦琼财尽辞骠马,杨志穷疯市宝刀。幸喜文章标百万,当今企业重英豪。”还有谴责贩黄和卖书号的:“出版繁荣印刷忙,秘闻艳史色琳琅。公家自有防风洞,垃圾今成聚宝箱。干部无聊卖书号,官僚只管盖图章。苍天已死黄天立,何必多余说扫黄。”此外还有对故友、亡妻的怀念诗等等,都是情感交融,文采洒脱。

    回忆至此,我说杨宪益,既学贯中西,又活脱一个“糟老头”,两者均言之不谬。杨宪益走了,他的学问、人品、睿智、幽默,还包括“杨氏酒香”,都将永远留在后人的怀念中。

 

                                                         (载2010年3月7日《新民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