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有“坚持”能让梦想成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2010-09-01 20:21:04)
标签:

开学第一课

王小丫

李佳明

李连杰

章子怡

马云

教育

分类: 且读且悟

  9月1日,央视二套又重榜推出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是“梦想”。四个单元,分别请到了李连杰、马云、李中华和章子怡,这些人物无疑是影视界、商界、军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做孩子们的榜样当之无愧。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也给了我极大震撼的却是第二单元出现的两个青年:一个是考上中山大学的杨孟衡,一个是弹得一“脚”好钢琴的刘伟。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高位截肢。,很早就因电击失去了两只手和大部分的胳膊。

  于是,考大学和弹钢琴这两个在一般人看来极为普通的事情,由于这样的身体条件而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让每一个电视机前的观众惊叹不已。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用脚趾从容地翻书、写字和弹琴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无论作为健全人的我们如何设身处地地想像,都无法真实地接近当初这二人起步练习时的艰难。杨孟衡用脚趾夹钢笔的时候,刘伟用脚趾第一次敲击琴键的时候,其中的不适感、痛苦感,常人其实是无法体会的。就像一个亿万富翁家庭出身、对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摇头的小公子压根不会理解山区那些吃不上饭的穷孩子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遭遇到这样的灾难,因为无法选择,所以必须面对,于是也就更容易成功,这就是所谓的“补偿作用”。

  对于这样的论调我是深不以为然的。

  是的,说到成功的残疾人,有一连串的闪光的名字:霍金,罗斯福,奥斯特洛夫斯基,吴运铎,张海迪,朱彦夫,史铁生,邰丽华,杨光……但是,无论怎么说,相比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靠别人养活而碌碌一生的残疾人队伍来说,这些能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毕竟是极少的一部分,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其实,残疾人也好,健全人也好,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概率都是均等的,靠天赐的条件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周华健在《真心英雄》中唱道: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有梦想的人很多,但有一个梦想,仅仅是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离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那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不少的“过来人”早就给出了答案:坚持,坚持,再坚持。

  用嘴说出梦想很容易,迈出第一步也并不难,难的是一直走下去,天天如是,矢志不移。

  有这样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一个简单的甩手动作,一年后,只有一个柏拉图坚持了下来,他用意志战胜了懈怠和惰性,于是,他成功了。而绝大多数的人在开了个头后就渐渐放弃了,也便与成功无缘。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正常人从小都有一个梦想,有的还相当远大,然而,正是由于缺乏毅力,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点一点消磨,一点一点放弃,最终“泯然众人”,蹉跎一生,无奈地成为了比尔盖茨、莎士比亚、毕加索、袁隆平、陈景润……这些耀眼的名人的背景。

  有梦想,就有希望,但没有行动,一切都将归零。什么样的行动才有意义?

  坚持。唯有“坚持”能让梦想成真。

 

有一种男人和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