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其时,百骸理”

标签:
微信论道“食其时百骸理”健康 |
分类: 微信论道 |
年味还没散尽,转眼已到了“惊蛰”节气。每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是为“惊蛰”。“蛰”是藏的意思,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想必大家的胃口也渐渐开了。那么这一期的微信论道,就从“吃”说起。
吃当地、当季的东西,才健康
秦皇汉武,多少人经历了多少朝代,无论专家们又宣布了多少新发现,变来变去,关于吃的学问,最终还得回到《阴符经》——“食其时,百骸理”。吃当地、当季的东西,才能保证健康。
“食其时,百骸理”的这个“时”,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指尽量吃当地、当季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尽量吃当机的东西。
我去重庆,几乎每天都要吃正宗的麻辣烫和火锅,对于吃素的人,不涮肉,涮蔬菜也行,一样解馋。到了重庆就最好吃些麻辣烫,哪怕你以前从来不碰这种食物。
为什么呢?因为不吃可能身体就不舒服,所谓“水土不服”,浑身说不出哪里总觉得不对劲。为什么麻辣烫是从重庆这个地方出来的呢?因为这里的气候非常潮湿,要支撑这里生命的成长,必须要有克制潮湿的东西,所以重庆的麻辣天下闻名。
而到了广东,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养生传统,就首推煲汤了——那里几乎一直处于夏季,多生发,少封藏,所以要煲些比较厚重的汤,保持足够的营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了使当地的生命能够和谐平衡、正常生存,大自然设定了最好的规划。所以身处异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入乡随俗,迅速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
至于“当机”,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怀孕的妇女。很多孕妇喜欢吃酸味食物,因为她的很多血都用去养胎了,她自身肝阴不足。酸入肝,所以她就特想吃点酸的以弥补。
我们的身体是最聪明的,身体时常会给大脑做出一些指令和信号。但固执的大脑往往自以为是,不听这些提示,宁可相信医院里冰冷的仪器。通过医疗设备打印出来的生理指标,都是机器的流程化诊断,人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商品,个体有很大的差异,不能完全依靠数据活着,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感觉。
比如正常血压的参考值是120/80,但对于有家族高血压史的人就并不一定适用——经过基因的遗传和改进,有家族史的人血管壁等生理构造已经有了适应性,他偏高一些,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代谢。如果也是120/80,数值好看,但对于身体机能来说,可能已经受到损害了。
当你自己特想吃一样东西的时候,那就去吃。这跟小孩子馋嘴不同,成年人的感觉,反应着自身的需要。
近年出现了很多反季节的蔬菜水果。“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三九天吃西瓜成为一件并不希罕的事。但是,你觉得那个酷似西瓜的东西,除了形状和颜色,还是西瓜么?
北京人喜欢吃炸酱面。我小时候,姥姥在院里支个小桌,给我们下面。黄瓜当然是吃面必备的“菜板儿”,每次只要一切黄瓜丝儿,院里院外都能闻到那种独特的清香。现在可倒好,夸张点形容——买一斤黄瓜,当面剁成沫,你几乎都闻不到黄瓜味儿。
再看那黄瓜,个个顶花带刺、顺顺溜溜的,挺好看啊,可怎么就没黄瓜味儿呢?后来报纸上说了,正常的黄瓜,都是先开花、后结果,等黄瓜长出来时,花早就蔫了、掉了。而现今那些顶花带刺无比鲜亮的,果结了,花却不掉——那是激素催的。
好看就好卖,好卖就好赚钱——这个现象,就不是“吃”这个话题所能包容的了……
细嚼慢咽,以一顶三!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莱纳斯坦奇的人不幸被关进了集中营。由于食物少得可怜,还要做苦工遭受百般刁难,生活使他痛不欲生。
这时他想起了祖父告诉过他的“用心吃饭法”,于是他决定试试看——每当获得一个又小又硬的面包时,莱纳斯坦奇就先用欣赏和感恩的心态来感受他的食物,然后一小片一小片地把面包撕下,慢慢放入口中,细细咀嚼100下,让面包完全变成糊状,再慢慢吞下。
这个“用心吃饭法”持续了一个星期,莱纳斯坦奇的精神状态竟然日益好转,也不再饥肠辘辘了。由此不仅他的生命得以持续,人生观也发生了改变,他觉得未来充满希望。战后重获自由之后,他开始研究饮食与长寿的奥秘,并写出了一本名叫《能量吃法》的书。
其实上面这个例子,就是我们中华养生文化一直提倡的四个字——细嚼慢咽。不同的是,我们提倡每吃一口食物,应最少咀嚼36下,或者更多,然后再咽下去。具体的次数可根据食物的软硬度决定,最终标准是——食物成为糊状再咽下。这样不仅肠胃大大减轻了负担,更提高了营养的摄入效率。
大部分人平时吃的东西都是过剩的,我们能摄取食物中三分之一的营养就不错了,因为胃的消化跟不上。另外的三分之二怎么办?那些多余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排除,就会在体内形成脂肪堆积或者粪便,慢慢的就是病。
针对那些提供了三分之一营养的食物,如果我们能进行充分消化和吸收,那么吃二两就相当于吃了六两。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就是——充分咀嚼。
莱纳斯坦奇在集中营里的苦没有白受——这相当于对他的进食方式进行了一次强制的养生训练,否则,道理讲得再明白,也很少有人会尝试这种不可思议的吃法。
有心的美女们读到这里时,可能会注意到一句话——“吃二两相当于吃六两。”没错,细嚼慢咽可以使你减肥。
此外,细嚼慢咽还能给我们带来其它一些很实际的好处,比如提高思考能力——建议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重大决策、重要谈判之际,事先的那顿饭一定少吃,把足够的血液留给大脑。
吃进肚里的东西需要血液去运化,胃里一旦食物满满,就会占用很多血液。胃辛苦半天,效率很低,还生成很多垃圾,人自然觉得疲乏,所以大多数人都有“吃饱了就犯困”的体会。
刚采摘的蔬菜水果最好立即吃掉
蔬菜水果的最佳吃法是采摘两小时之内,洗净后立即吃掉——这时的植物还是活的,能量(气)和营养就毫不损失地直接补到人身上了。
有次我随几个朋友带着孩子们去郊外一个生态农场采摘,那里种的菜一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孩子们象小动物那样在菜地里大喊大叫着跑来跑去,摘到的蔬菜蹲在地里简单一洗,立即吃掉——小孩子最懂生活。生活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
预告:
应微友建议,下期《微信论道》将继续“食之道”2——五行生克与食物。欢迎反馈你感兴趣的话题,感谢各位微友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