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琴瑟在御送归客,岁月如懿踏歌来

(2012-06-22 16:59:11)
标签:

甄嬛传

如懿传

书评

流潋紫

文化

分类: 「城外黄昏。影评书评类」

 

 

 ---------谈《后宫如懿传》景妆情的描写

    从那“嬛嬛一袅楚宫腰”的甄选秀女的堂前走下来,仿佛恍惚中摇曳到那烛火逶迤的碎玉轩,又飘到杏花天影里的笛前,从“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倚梅雪中,到池中步步莲花,空中“好风频借力”的风筝,从那波涛暗涌在雕栏玉砌的宫廷中,又走到“琴瑟在御,岁月静好”的亭台楼阁……那些恍如隔世的唯美画面,像弄装梳洗的美人面,点点泛开,又随着走到长廊尽头,合上那渐渐散场大幕……

    《后宫如懿传》便在这波澜暗涌的结局后姗姗而来,带着深谙进古典的颦笑,带着萧墙里无法抹去的哀怨。后宫之中,权位高低一向与皇帝的恩宠挂钩。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弘历登基,那延续的绵延不绝的后宫情仇便又在流潋紫的笔下化成主角青樱的一生。乌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经为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却让她如芒在背。 当日在潜邸时的尊贵、恩宠早已是过眼云烟。种种疑问、委屈只有埋葬在无尽的深宫时光里。 为求自保,青樱向太后求了新的名字“如懿”。如懿,如懿,寓意“美好安静”,然而一个“忍”字,是否真的可以停歇后宫内无处不在的波澜暗涌?于是,让我们走下荧幕的景色,从书香里一窥那摇曳的身姿,从字里行间再次温暖与炎凉每个人心中对后宫的想象。

 

琴瑟在御送归客,岁月如懿踏歌来

1、  你看那景------【雕栏玉砌应犹在】

    书籍是和影视不同的传播物,荧屏向我们展现了那触手可及的实体,还原了春暖花开和秋风萧瑟,在时代历史背景里还原了故事立体的美感。但是,那些为故事背景做出铺垫的文字,似乎又赋予了那些实体精神的幻化,流潋紫《后宫如懿传》依旧沿袭了她文字的独特魅力,我便将那些唯美的景色一一刻画下来,让观看风景的眼神和心灵都瞬间融化:

    “皇帝笑着轻吻她的额头,西窗下依旧一对红烛高照,灿如星子明光。天地静默间,二人听着檐下化冰的滴水声,自有一分宁静,自心底漫然生出。

    暖阁里竖着一对双鹤比翼紫铜灯架,架上的红烛蒙着蝉翼似的乳白宫纱,透出的灯火便落成了十八九的月色,清透如瓷,却昏黄地温暖。

    撒金海蓝底的匾额,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分别书写着“螽斯门”三字。此时天光暗沉,远远有乌云自天际滚滚卷来,唯云层的缝隙间漏出几线金线似的明光,落在匾额的泥金框上,那种炫目的金色,几乎要迷住人的眼睛。

    连清音阁的戏曲,也是流水似的在宫苑的朱墙底下,在水墨青砖的缝隙里,在宫灯微朦的火光里,在曲院亭台的玉阑上四散开去。这才是宫里的日子,天家富贵不只是外人传闻里的锦绣堆砌,金碧辉煌,而是那种戏文曲子里天上人间流水落花缓缓流淌似的沉静。日子一点一点淌过去了,到了明日,还是那样花团锦簇,繁华是凋不尽的,也是望不到头的。”

……

    诸如此类为故事和情节所相互映衬的景色描写,似乎让那罗曼纱帐在玉人纤纤指下拉开,向我们展示了那雕栏玉砌的宫廷中,黑夜和白天、晴天与雨雪,有时伴着昏黄的灯光、有时伴着微醺的月色、有时伴着清冷的寒风、有时伴着空中的蔚蓝,或朱墙、或闺阁、或王庭、或冷宫,那景色在流潋紫的笔下仿佛成了活物,成了有感情的色彩和笔墨,一点点在人心中泛开。

    不可否认的是,所有雕栏玉砌,所有朱颜,所有的刻画,在那被圈禁的时代和后宫里,同样荡漾着悲剧的色彩,为主人公服务着这一场开到荼蘼的绚烂,和散落一地的凄凉。

琴瑟在御送归客,岁月如懿踏歌来

2、  你看那妆------【罗衣欲换更添香】

    应该还记得那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床前屏风、娇慵姿态、鹧鸪双双,《后宫如懿传》中依旧用文字还原了那花容月貌应情应景的妆容,无论是一袭素衣还是威严宫袍,无论是花颜步摇还是发髻玉钿,通过那些细致的描写,我们从那“云想衣裳”的美妙中,看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无奈、纠缠与挣扎:

    “青樱盯着晞月举起的纤柔手腕,半露在重重缟素衣袖间的一串翡翠珠缠丝赤金莲花镯在烛火中透着莹然如春水的光泽,刺得她双目发痛。

    服丧的白袍底下露着银底缎子绣白色竹叶的素服,最清淡哀戚的颜色,袖口落着精致绵密的玄色并深青二色丝线捻了银线错丝绣的缠枝佛手花。散缀于缺月形发髻上的玉钿色泽光华,越发衬得一把青丝里藏不住的白发如刺眼的蓬草,一丝丝扎着人的眼睛。

    她想是准备歇息了,只穿着家常的玉色薄绸长衫裙,外头罩着浅水绿银纹重莲罩纱,跑得鬓发散乱。

    皇后穿了一身烟霞蓝底色的百子刻丝对襟羽纱袍,虽是夜里歇下了又起来的,鬓发却一丝不乱,疏疏地斜簪着几朵暗红玛瑙圆珠的簪子。虽然急迫,神色却宁静如深水,波澜不惊,连簪子上垂下的缠丝点翠流苏,亦只是随着脚步细巧地晃动,闪烁出银翠的粼粼波光。

    她的目光忽然凝在皇后的衣衫上,那样沉稳而不失艳丽的紫棠色,热闹簇绣的芍药蜂蝶图案,绣着万年青的寿字滚边,映得自己身上一袭梅子青绣乳白色凌霄花的锦衣,是那样暗淡而不合时宜。而凌霄,本就是那样孤清的花朵。”

……

    这些节选的每一处妆容和衣服的描写,无不透露出深宫中压抑沉闷的气氛,流潋紫未正笔写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却在人物一抬眼、一皱眉的眼光所至中,用人物的瞳孔放大了人物内心无奈挣扎的伤痛,无论是青樱对晞月的感受,还是太后隐藏的内心,伴着衣容的描写,似乎也给了头上珠翠、鬓间腮雪、袖间凌霄以蠢蠢欲动的情感张力。只叹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琴瑟在御送归客,岁月如懿踏歌来

3、  你看那人------【沉吟至今只为君】

    除了归类所述的“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景色描写,“罗衣欲换更添香”的妆容再现,人物个人的情感描写也丝丝入扣。流潋紫不仅自己深入到人物心灵,更让读者们从一个角色的内心走到另一个角色的内心,和她们一起,在宫殿里在长廊里在闺阁里,去品味每个人物不同的无奈和内心生活:

    “青樱静静地坐着,看着镜中形单影只的自己。为着先帝驾崩,宫中虽然一切简素,也让她们暂居偏殿,但宫殿到底还是宫殿,富丽堂皇,金堆玉砌,一切都如同繁花拱锦绣,无一不华美炫目。只有她,她是一个人的,对着镜是一个人,影子落在地上还是不成双,如那锦堆里的一根孤蕊。

    那种寂寞,是欢悦明媚的曲子唱着,却知道下一出的唱词里是男欢女爱的失散,是相思相望不相亲的分离;那种寂寞,是花好月圆的美满里,想得见残月如钩的凄冷;那种寂寞,是灯火辉煌,半壁盛世里的一身孤清的影子;可是再寂寞,那滋味却是温凉温凉的,凉了一阵儿,总还有盼望,有希冀,那便是温热的一层念想。直到昨儿夜里匆匆相见,原本以为皇帝是护着自己的,可是他的眼风却没几次落到自己身上,便是落到了,也像天际上远远飞着的鸽子,落不到绵白的云彩里。”

……

    个人最爱这段描述寂寞的排比,将相思相望不相亲的无奈,将花好月圆之后又残缺的阴冷,将温暖过后微凉的等待,将期望之后希冀的念想都化作了向往自由的生命,又无可奈何回到世间的苍凉。正是这种希望与失望的反差、温热与微凉的对比、相思与相见的矛盾,将宫中女子闺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成为景色里观摩的一叶,随着风,静静看着这场华丽又荒凉的场景……

 

琴瑟在御送归客,岁月如懿踏歌来

   故事总是要散场的,零落一地或悲或喜的心情。在《后宫如懿传》第二卷即将上市的日子里,再去回味甄嬛时候的悲欢离合,或是如懿开场的喜怒哀乐,从流潋紫的文字里拾掇“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景色,“罗衣欲换更添香”的妆容,或是“沉吟至今只为君”的心灵,我想,总能够穿越历史的绵长,一起在故事里品味一出对古典唯美的邂逅。

    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