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评《甄嬛传》之甄嬛十二钗:戏说正册、副册、又副册

(2012-04-29 15:42:52)
标签:

后宫甄嬛传

剧评

娱乐

分类: 「城外黄昏。影评书评类」

红评《甄嬛传》之甄嬛十二钗:戏说正册、副册、又副册

  在泥沙参差、良莠不齐的古装剧市场,《甄嬛传》的确是一颗沧海遗珠。虽然不避后宫争斗的千篇一律,但她的展示方式是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贵族气质、人性异化的逐渐低谷来诠释封建王权。抛却穿越的无厘头,更多珍惜的是散发出来的古典底蕴用典,曾有报道以《雅韵甄嬛品<诗经>,致敬“红楼”道意境》为题大赞《甄嬛传》中的诗经用典和红楼意境。就诗词歌赋为例来说,在甄嬛刚刚出场时,自解名字蕴意“嬛嬛一袅楚宫腰”取自宋代蔡伸《一剪梅》词:“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随后与皇帝结缘的除夕夜,甄嬛在倚梅园中念的两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来自崔道融的《梅花》。安陵容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便是摘自《诗经》,甄嬛和果郡王允礼合婚庚帖“终身所约,永结为好。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出自《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女曰鸡鸣》,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今日,我只就红楼的片面之视角谈些《甄嬛传》中的感觉,言辞浅陋,旁征博引,只当戏说。
  自甄嬛初选秀女,初次回家拜谒父母之时,那些礼数叩拜竟就让人想到了《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的礼数,省亲尊卑、已沾风化。再往后的踏雪寻梅、家宴群芳、风筝喻意、暖炉飘香、黛眉轻画、旁征博引、诗经柔肠、琴棋书画、典故暗藏、香料医药、颇有味玩。。。此些集诗词、音乐、香料、医药等等的知识,竟都如后宫红楼的影子。甄嬛甄嬛诞辰,果郡王安排的风筝之空,不禁又想到红楼梦中的《柳絮词》“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此些联想,不胜枚举,且《甄嬛传》中女子众多,各有千秋,无法一一品鉴,借红楼十二钗之册,拟了些甄嬛传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各星归位,权且当留了个印象罢。

 

红评《甄嬛传》之甄嬛十二钗:戏说正册、副册、又副册


  【十二钗之正册:】

  1甄嬛、2纯元皇后、3皇后、4华妃、5沈眉庄、6安陵容、7曹贵人、8敬妃、9端妃、10齐妃、11祺贵人、12宁贵人
  
此总结的后宫十二钗正册,想来均是后宫戏份靠前、或是地位都极其厉害的主子,大多都博得博友们赞同。而我将纯元皇后立为正册第二位,却让有些博友异议。纯元虽为皇帝最喜爱的女子,但是剧中连其相貌戏份都没有,以虚构人物何以入册?但恰恰就是这位未曾露面的纯元,牵扯了皇后、甄嬛的命运,甄嬛的大起大落都是因为她,因长相相像而受宠,又因误穿纯元衣服被废,进而明白从帝王虚幻的爱情中彻底清醒完成蜕变。而皇后亦是因为纯元大起大落,纯元成为皇后和甄嬛命运的转折点,这位未露面的纯元可谓无形胜有形。
  其余甄嬛、沈眉庄、安陵容自不必说,同时入宫,命运相连。然后就是华妃专宠一时,华妃一党即使戏份不多,但是入册自不必赘言。且华妃之后,后宫的争斗依旧辛辣,可终究少了真心吃醋的人情味,编剧流潋紫也曾说“华妃之后再无世兰”,可见华妃地位独特。
  此外端妃、敬妃应属于老一辈,虽得宠较少,但是论地位、资质也是数一数二的,且端妃、敬妃都熬至最后,虽无子嗣,但端妃得养温宜、敬妃得养胧月,算是膝下承欢了,敬妃最后被荣升为敬贵妃协理后宫,成为为数不多的能走到最后的后宫嫔妃中的一员。后来入宫的祺贵人、宁贵人虽年轻,但是在对影响甄嬛的命运和心计上都算得些人物,特别是宁贵人虽出身卑微,但最后的复仇之举倒是颇见情义,正册当有她一席之地。

 

红评《甄嬛传》之甄嬛十二钗:戏说正册、副册、又副册

 

  【十二钗之副册:】

  1.丽嫔 2.富察贵人 3.欣贵人 4.淳贵人 5.夏冬春 6.余莺儿 7.康常在 8.瑛贵人 9.浣碧 10.玉娆 11.孟静娴 12.青樱
  原本我在副册中将槿汐、流朱等人入册,但是集合一些博友们的意见,副册中应当还是按照地位集合小主或半个小主才更为妥当。便将后宫中的丽嫔、富察贵人、欣贵人、淳贵人、夏冬春、余莺儿、康常在、瑛贵人等悉数拢来。她们虽戏份不多,但是就“雨露均沾”的说法,也应各自归位。只叹宫中争斗,她们算计别人,又遭人算计,算是最可怜的牺牲品。
  其余浣碧、玉娆、孟静娴、青樱。前两者为甄嬛之妹,又嫁予王爷亲王,身份自不必说。孟静娴此女也见其钟情,不可多得。青樱先指于三阿哥,又嫁给四阿哥,四阿哥继承皇位,青樱结局也算地位尊荣。

 

红评《甄嬛传》之甄嬛十二钗:戏说正册、副册、又副册
 

  【十二钗之又副册:】

  1、温宜 2、胧月 3、灵犀4.崔槿汐 5、流朱 6、颂芝 7、芳若 8、剪秋 9、翠果 10、采月 11、佩儿12、宝鹃

  因三位小辈的公主当有入册一席之地,便收录了在又副册,也只恐委屈她们。另外,其余几位全是主子身边的丫鬟,但是各有千秋,且多有忠贞之名。甄嬛身边的槿汐、流朱。她们的地位自是又副册中最重要的。此外,颂芝虽曾封了答应,但是其攀位和心性终究是华妃的丫鬟,只则其最后对华妃的不离不弃,倒是让人刮目。另外,太后之芳若、皇后之剪秋、惠嫔之采月、安贵人之宝娟,都是待主忠心耿耿,生死相依的,不分好坏,忠心倒是可鉴。另外佩儿、玢儿等一类属于暗害甄嬛型,举一以录。翠果一角收录,是因为齐妃掌嘴甄嬛之时,翠果的心善,对甄嬛手下留情,甄嬛对她说:你会因为你的善心得到好报的。虽结局亦悲惨,但是她倒也是个不愚忠、心存善念的女子,实为难得,收于又副册。

 

红评《甄嬛传》之甄嬛十二钗:戏说正册、副册、又副册


  至此,虽人物不尽,草草收录此甄嬛十二钗三册,各位看官也不必较真。单单为此间人性心意、古典意境所纪刻。最后,再征些判词,也就当打下些烙印:甄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沈眉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华妃: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皇后: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安陵容: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温宜: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曹贵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等等,在下不是按照人物来的,不必个个对应,就当一纸荒唐言了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