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断章
(2008-09-13 23:15:54)
标签:
中秋随想胡泽莹情感 |
分类: 「城内清晨。诗词歌赋类」 |
闭上眼睛想从时空中吟诵属于中秋的精神,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如果要用一个意象描述历史与人情的变迁,那么我想,也只有月了,特别是这中秋之月,她也许看过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边塞,看过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春江,经历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变迁,感受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无奈。月是静的,也是动的。她冷冷地看着世态炎凉,冷冷地看着情长儿女,将所有悲合收进皎皎的月光中,于是,岁岁年年,那皎皎的月光反射出了多少泪眼婆娑,倾泻了多少幽然怅恨。
而这些,多情而又无情的月也只会给同样多情而又无情的知己们看。
人们还会把酒邀月吗?月依旧冷冷旁观着聚合离思,只有心灵的知己们才会抬起头来与月交换一下内心的惆怅,而如今更多的,早已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无暇闲顾月下的惆怅和内心的落寞。觥筹交错代替了对影三人,霓虹华灯代替了春江月明,我的内心没有琼楼玉宇的憧憬,只是想在中秋之夜,“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却道天凉好个秋”。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今天对月的时候,本想写首中秋的七绝,但是内心莫名的空洞和绝望却让自己语不成章。脑海里全是胡乱闪过断章残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然后摇摇头,自己杜撰句“无情也是中秋月,不问离愁照思人”才符合现在的情境吧?脑海里还闪过那句“可怜无定河边骨,
这样想过,无人应答,月明依旧,冷看痴情。
爱上层楼,远离喧嚣,纵然万户多情对月,然而月又可以见证多少两情相悦的守候呢?
本无中秋离别意,却道相思孤月明。纵然见证再多的痴情守候,孤月收留了太多的知己们的相思,也依旧单薄。
爱上层楼的心境原来也是属于卞之琳的《断章》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幕“
人间故事,月光尽收眼底。
似照春闺梦里人吧?但是梦人可知?
还是在装饰着你的窗子?但是桥上人可知?
无人应答,只得问月,月明依旧,依旧冷看痴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喃喃到此,自己又杜撰句“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或者“年年岁岁月相思,岁岁年年情相同”吧。事过境迁,境过情牵还是情迁的变化,在这句诗句中展现得很是淋漓。这种时空换位的变化通过唯美的诗句展现出来是无奈的,总会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特别是在中秋对月,感觉月依旧,人世非的时候。近来时常喜欢默默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但是,现在毕竟不是春天了,是秋天了,秋天的事过情迁的感觉在萧瑟的秋风中会比春天的诗句更加哀怨,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对着中秋团圆的月明,我只轻轻道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多情依旧侍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