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信仰和我的抑郁症形成原因

(2010-01-04 23:01:26)
标签:

杂谈

新年到来,没有总结和展望。大雪封城,没有拍照也没有玩耍。男友来京,不曾留下一张照片。

不知是活的平和了还是淡漠了。

近一个月比较忙,博客内容会多为去年底看的演出、电影和10至12月的照片。有时间的话,写一写在香港的见闻。

所有人新年快乐。

 

全运会归来,至12月初赴香港之前,经历了一次状态低谷,从身体到情绪。最低点出现在广州出差时,大概是近几年最糟糕的情况。会轻而易举失去控制,数次达到崩溃边缘。

关于我的抑郁症,家人和自己始终不能理解。家庭完满,衣食无忧,竟会生出心理疾患,实在不可理喻。即便青春期爱情道路出奇的不顺利,遭遇了各种各样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垃圾男人和垃圾关系,加上自己又太过善感,可也不至于有如此影响(不至于么?)。此前内心一直默认是感情原因,因实在找不到其他病根。

启程去香港前的某日晚上,和边老师在qq上闲谈,鬼使神差的详细讲述了近一个月的精神状况。边老师只言片语的分析让我有所顿悟,于是认为需要记录下来。只是给自己留个关于思考过程的备份,有感想的你也可以讨论下哈。

 

他的论调是,在巨大生活压力下,心态难免有所偏差,如果不能脱离环境,就试图归信宗教,令精神有所寄托。我说我就是精神上没寄托那种,信仰缺失。他说,人都应该有信仰吧,现实社会已经虚空的不能给我们什么,再不信仰点什么,人很容易变态。

边老师并非太过高深之人,也绝非对我多么了解,只不过这几句话,歪打正着切中了要害。虽对解决问题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重要的是提供了思路。

我意识到,自己是在逐渐失去信仰的过程中,也就是从大学开始,从容和坚强在不知不觉中消解无踪——的确如此,两者几乎是同步的。

继续往回推想,一度对某几支球队和体育明星投注的感情,并能够以此为动力克服险阻排除万难,咬牙流泪的真正做一些有利于自我完善的事情,不得不称之为信仰。此外,对爱情的投入是天性使然,爱情大过天胜过一切。这些都发生在高中。

对于偶像的热情在大学中急速降温,直至可有可无,原因不详,或许是成长的必然。恋爱方面屡败屡战,则令我有点“皮”,开始无意识的摒弃对爱情的依赖度。它和他们无以再成为支柱,我在无意中养成了“我最大”的意识,而一切外在事物只是这种意识下的附属装饰,让我在男女感情中表现得无比自私(这个负作用如今依然存在并愈演愈烈)。一切在那时开始逐渐成型:在这种自我依赖的意识操控下,我变得看似强大实则脆弱不堪。

这个过程绝不像写出来这样简单,它不是几个独立事件造就的,像铁锤砸一下矮一截。而是一点一滴经年累月由无数个点铺成的面。

此后,在信仰的空缺上没有出现新的替代品。也许是下意识将自我摆的太高,爱情、事业、爱好都难以撼动。摇滚乐或许具有成为信仰的潜质,它令我少有的亢奋和义无反顾,但由于与工作本身形成巨大冲突,因此受到了自己下意识的压抑。工作的成就感会令我有时沉溺,但它又被领导过于严苛的要求所造成的压力掩盖了,于是整体上让我感到厌恶,其中不乏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成分,在短短一瞬能够刺激到兴奋神经,但也短得不足以令我信奉。另外爱情更难一些,我想我今生不大可能再将寄托放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动物也一样),因为只要有意识能自主活动的对象,就有很大伤害你的可能。

目前情况就是这样,短期内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或许还需要时间沉淀一下。

 

要说的是,香港归来后,整体状态已经好了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