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线四连阴的诸多可能

(2009-08-30 09:16:51)
分类: 一和看盘

周线四连阴的诸多可能

 

一和家家

 

周五两市股指小幅低开,沪指盘中跳水失守2900点,成交量同比持平,基金重仓股大幅下跌。截止收盘,沪指报2860点,跌85点,成交1375亿;深成指报11450点,跌447点,成交700亿。个股方面,两市仅有200余家股票上涨,其中涨停10家;1299家股票下跌,其中跌停4家。板块方面,除飞机制造、纺织机械板块红盘、军工概念稍显强势外,其余行业、概念股板块全军覆没,钢铁板块跌5.01%、煤炭板块跌4.44%、金融板块跌3.81%领跌市场,地产板块跌3.10%、有色金属板块跌1.11%相对抗跌。

消息面上,1355家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上市公司环比业绩喜人;9月6只指数基金齐发,7、8两月指数基金募资近600亿;9月资金释放创年内新高,达1.28万亿;四大上市银行上半年盈利近180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现双降;逆转盘中跌势,美股持续上扬,油价反弹金价收高。

盘面来看,早盘医药板块跌幅居前,而昨天大幅上涨的通信板块也跌幅居前;近期强势股康恩贝、熊猫烟花、双钱股份跌幅都在5%以上;煤炭石油板块在石化双雄拖累下跌幅接近4%。银行类板块跌幅超过2%。午后,沪指一度大跌百点,基金重仓股重挫逾4%,周线四连阴的诸多可能浦发银行击穿20元大关,午后大跌近7%,8月份以来同样大跌了30%;除三大行跌幅相对较小外,银行、保险、券商全线下挫,金融股再度杀跌沪指。而从盘口来看,周五市场呈现单边下跌状态,每一波反弹过后权重股杀跌均压迫大盘再创新低是抑制多头做多的主要因素。同时,热点匮乏也让市场心态极不稳定,盘面上仅有的亮点是早盘黄金股逆势飘红、午后航天军工板块再度活跃。

从技术面来看,沪指在未触及上方缺口和60日均线的情况下即开始掉头向下,显示出目前大盘的弱势特征,预计下周继续震荡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周线来看,沪指周跌幅3.38%收出第四根阴线,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低点呈现逐步抬高之势,而沪市连续三周成交维持在7500亿元以下的水平,也说明在震荡、整理、蓄势期间多空双方情绪均较为稳定;从市场特征上看,此前两日权重股表现沉重,中小市值个股表现较为活跃,说明主流资金纷纷持谨慎态度,盘中仅有一些投机资金利用震荡机会寻找短线热点——而国庆概念在市场弱势之际再度活跃,但能否刺激其他热点从而提升投资者信心仍需观察;从市场流动性来看,最近已公告或即将融资的计有万科112亿、武钢120亿、中冶169亿、招商150亿、浦发160亿、中国北车130亿、中国核建180亿、南航30亿,而年底内还有60家大型企业要IPO或再融资——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定向非公开增发以及配股等再融资规模总计已达614.4亿元,说明市场关于流动性的隐忧并非无中生有。

从一周行业板块涨跌情况来看,尽管沪深股指周跌幅分别高达3.38%和3.72%,但主要是权重的金融、煤炭、钢铁、地产、石油板块持续回调所致,据统周线四连阴的诸多可能计,金融板块周跌幅高达7.13%居跌幅榜首位,其中银行股大跌9.41%、保险股大跌8.62%,券商板块跌4.97%相对强势,而煤炭板块周跌幅6.13%、钢铁板块周跌幅4.47%、船舶制造板块周跌幅5.52%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助跌作用。相对而言,地产板块周跌幅0.67%、电力板块跌0.05%、石油板块周涨幅0.21%、有色金属板块周涨幅1.04%,则出现了明显的止跌回升迹象。除此之外,包括医药、农业、商业、电子信息、汽车、家电在内的41个行业板块本周都有或多或少的涨幅,则从市场层面上诠释了下周大盘或有结束调整、重拾升势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市场对新股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担忧较重,这无形中增强了沪指3000点一线的技术和心理压力,后市震荡反复仍难以避免。不过,就沪指周线四连阴以后大盘调整的时间和权重股整体跌幅来看,后市也仍然存在权重板块止跌回升、带领大盘站上3000点整数关和60日均线的可能性。操作上,低迷的敏感时期,切忌盲目看空做空。

点击阅读 周一操盘策略重要提醒

公告:每周二和周五,一和家家均有重要文章在超级牛仔网《中证内参》(免费财经杂志电子版)首发,周二文章重在一周看盘要点,周五文章倾向于趋势分析,请博友们各自收藏下载页面或在百度搜索《中证内参》,以备及时下载阅读。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一和居

点击阅读  一和论市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