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谈话03-“世事洞明”之后
(2020-11-12 07:01:52)
标签:
李新宇随笔记谈话 |
“世事洞明”之后
——记谈话之三
李新宇
载《今晚报》2020年10月15日
《红楼梦》里宁国府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脂砚斋给它的评语是“此联极俗”,但其实是修养的一种境界。
当然,宝玉可以对它不予理睬,黛玉也可以对它不屑一顾,但承担着家庭职责的贾政、贾琏和凤姐们,却不能那么任性。因为要在社会上混,无论是混官场、混商场还是混什么,只要是在人群中混,想有所成就,就不能不在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方面努力修养。这当然不容易,因为不但要知人性、通人情、知世事,懂道理,还要特别了解制度和文化、明白人际关系,明白种种规则和潜规则。潜规则不摆在台面上,却往往是约定俗成,了解和把握它,往往很费功夫,需要阅历。这是一种知识脱节的现象,一些事和理,一些游戏规则,没人告诉你,教科书不告诉你,报纸刊物不告诉你,广播电视更不告诉你,生活中却需要遵守。一些人是经一堑长一智才逐渐明白的。
明白了这一切,明白了社会的形形色色,明白了种种丑陋和阴暗,才算是世事洞明。所以,世事洞明之后,人是容易变坏的。与狼共舞,自己难免沾染狼性;为适应某种恶环境,也就往往适应了恶;前后左右都极丑,你不丑反而成了怪物,于是,天长日久,你自身的美可能也就不复存在。其实,这些年的服装时尚就是这样。
因为种种原因,好人常吃亏,坏人反而占便宜。流氓横行,斯文扫地,甚至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处于权术和阴谋之林,人们会有特别经验,自然会败坏世道人心。不过,我仍然相信,如果算人生总账,好人未必吃亏,坏人也未必占便宜,整天算计别人者也许得不偿失。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那些耀武扬威的权贵们,能善终者有几个?得享天伦者有几个?能睡安稳觉的有几个?所以,无论东西南北风,明白人都应该洁身自好,远离血腥与污浊。无论时代流行什么,都能守住自己的标准,是修养的一种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