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谈话01-说教养

(2020-11-12 07:01:36)
标签:

李新宇

随笔

记谈话

说“教养”

——记谈话之一 

李新宇

载《今晚报》2020815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大都知道“人生如梦”的说法,而且往往无力反驳,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珍惜这个梦,而且想把它做得好一些。仔细想想,似乎也只有这样,因为除此梦乡,我们还有什么?另有故乡吗?除非你是到人间历劫的神仙!上苍给了我们生命和才华,给了我们种种机会,让我们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一路走来,流汗流泪,付出的越多,就会越珍惜。人生不易,这一路走来,父母含辛茹苦,亲朋热切期望。仅凭这一点,就更应该珍惜自己,而不应该浑浑噩噩混日子。虚度年华,枉来人世走一遭,其实是自轻自贱,对不起父母亲朋,也对不起自己。要对得起自己,就要活得好一些。要想活得好一些,就不得不学些本事,而且要有意识打造自我。打造自我的过程,也叫修养。

修养有不同层面,也有不同境界,从小到大,从低到高,有多个层面。基础层面被称作“教养”,识规矩、懂礼节是基本内容。说某人“没教养”,说的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某些短缺。这种短缺责任一般不在自己,而是在家庭,在家长。中国古代的开蒙教科书《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的责任首先在家长,然后才是老师。为人父母,只管生而不管教,是不合格的。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的家庭大概不会有,但由于不同的家庭文化和父母的不同修养,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差距很大。有些家庭出来的孩子,真的连起码的教养也没有。

生活中的一些小节看上去无关紧要,却会影响人生成败。就从小处说起吧,你坐在那里,喝茶或者看报,一个陌生人向你走来,而且热情地伸出了手。你说这时候你是否应该站起来?是否应该接住这只手?你当然有不予理睬的权利,但如果真的不理睬,却暴露了你的没教养。而且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

还有一些更小的事,比如吃饭吧唧嘴,这算不上什么缺陷,因为它并不伤害人,所以别人无权干涉。不过,在一些社交场合,它却可能会招致侧目。是的,侧目又怎么样?这是我的习惯,我的特色!老子就这样,这是我的主体性,我的文化自信!你当然可以保持你的特色,但因为这个特色,你可能严重丢分,失掉朋友,推卸人的尊重,甚至失掉爱情——比如某位女士本来有点喜欢你,但看到你吃饭的那个样子,就可能不再喜欢。这涉及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找不到地方去说理,甚至没有解释的机会,就一下子被打入了另册。

“有教养”与“没教养”,涉及方方面面。还说日常生活吧,比如参加宴会,你该坐在什么位置?如果只是几个同学,当然无所谓,也许怎么都行,但如果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就不能那么随便了。这是觉的场景:进入餐厅后,人们都站着,谁也不落座。为什么?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哪里。这就要等主陪来安排,或者等主陪和主宾入座之后,自动地按照某种秩序坐下来。在官场,往往职位就是秩序;在民间,往往辈份和长幼就是秩序。如果你坐了不该坐的地方,也许会被赶起来,那就非常尴尬。再比如吃饭时把筷子伸到菜盘里翻动或横扫,也会招致侧目。这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损害自己却是肯定的。

与人往来,相互应酬,说话做事,有种种讲究。这是我们的专业讲不到的,但它是文化。文化没多少道理可讲,却极有力量,即使你要改造它,在未能改造之前也要先去遵守它,权且入乡随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