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关于贾府的焦二焦三们
几年之前,因为一段闲话,很是得罪了几个……这个词怎么说呢?竟然也常常贴不出,为传播顺畅起见,权且称之为“母知的丈夫们”。
得罪的原因,就是说起他们,我使用了一个词语:“贾府的焦二焦三们”。
话说出去了收不回来,就只有听其自然。能做的只有接受教训,从此进一步管好自己的嘴。其实,朋友们都知道,我已经很自律了,不臧否人物,不写时评,这是二十年前就给自己定下的纪律,一直遵守着。只是偶尔不慎,在微信群朋友圈插几句嘴,结果还是得罪人。
一方面是得罪人,一方面却也有人喜欢。最近发现,这个词似乎流行开来,不少人都在使用。我不敢断定自己是否这个词的最先使用者,说不定老早就有人用过,只是我们没见到,但在看了一些人的用法之后,却觉得有责任对它做些解释,或者也算是对概念有所界定。
只要看过《红楼梦》,就知道焦大。他的特点是鲁迅发现的:
看《红楼梦》,觉得贾府是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子深恶,奴才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
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那么焦二呢?既然是焦大的弟弟,自然与焦大有共同特点。这共同点就是心系“我们贾家”,而忘了自己其实姓焦,忘了自己的身份。不过,焦二与焦大不同,焦大敢骂,敢揭露贾府的黑暗和肮脏,而焦二不敢。他只是诉苦,特点是“哀而不怨”,“怨而不怒”。为焦二画像并不容易,但仍有鲁迅的笔墨可借用,那就是《聪明人奴才和傻子》中的那个奴才。他常常对人诉苦,说他过的不是人的日子,“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有时还挨皮鞭”,住的房间则是“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可是当傻子要为他砸开墙壁开个窗洞时,他却急忙大喊:“来人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
焦三什么样子?兄弟之间,自然也有共同之处。他像焦大一样不把自己当外人,为贾府卖力,为主子操心,而且为主子的家事操心,甚至准备了种种治家方案,包括如何防止扒灰,如何防止 养小叔子,一号二号三号方案,随时准备贡献。可是焦三很可怜,他的地位太低。按照鲁迅的说法,焦大是可以拽了主人的衣角劝他洗一洗的,焦二也还能够亲自向主人回报工作,而焦三却不仅没机会拽主人的衣角,而且连周瑞家的也不屑搭理他。他才是真正怀才不遇,让人觉得可怜。
以上解释,但愿使用这个概念的朋友们能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