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和那一天》后记

标签:
军事 |
分类: 序跋与书评 |
http://s6/mw690/001m7Aahty6KSMf56Fn65&690
后
答应写这本书,是因为一百年过去了,对于那个新起点,后人应该有所纪念。
那一天是不该被遗忘的。在这片土地上,帝国寿终正寝,民国呱呱落地,新生的共和国虽然很不健壮,她的长成虽然注定了要经历许多曲折坎坷,但她凝聚了无数志士的理想与热血,象征着中国告别专制制度的勇敢和建设民主制度的成就。东方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然而,我们对那一天却所知甚少、知之不深。少数专业人士当然可以通过原始资料了解一切,而对一般读者而言,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科书,而教科书却常常不能客观公正地面对历史。而且,一百年的风风雨雨,积尘与污泥,油漆与金粉,已经形成层层遮蔽。若要认识其本来面目,需要艰难的拂拭和剔除。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走近现场,揭示某些细节,以求真正贴近那场革命的真相。
感谢金城出版社,感谢李健先生,给了我这次触摸那场革命的机会。因为时间有限,应约后担心不能按照完成,我请了几个研究生帮忙。书中一至六章是我写的,七至十章的执笔情况是:第七章——王学斌;第八章——段莹;第九章——何飞;第十章——罗伯特·穆尔(中国名字莫浩然)。在此,我要向这些年轻朋友表示感谢!
附记:本书是应约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写的,原名是《辛亥革命那一天》,却因故到现在才印出来,而且改了书名,作者也只剩了我一人的名字。为此,我要向王学斌、段莹、何飞以及已回美国的罗伯特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