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张蕴艳:李新宇和他的庄园梦

(2007-01-14 19:07:25)
标签:

斗士

碧螺春

文化进程

李新宇

西山

分类: 转帖

李新宇和他的庄园梦

——《与〈大学人文读本〉在一起的日子》之三

 

张蕴艳

 

苏州真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地方。暮春时节的西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在我们每天散步的小路上,一边是璀璨烂漫的油菜花,紧邻花田的另一侧是白雾茫茫的太湖,而路的另一边则是绿意盎然的茶山。正是采茶时节,山下是一家挨一家边炒边卖碧螺春的小铺。每个小铺前面都支一口硕大的黑锅,锅上白烟袅袅。白天,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油菜花蜜甜的芳香、雨后泥土的馨香和新炒的碧螺春的清香,各种香味似乎还微沾着春天的湿润,执拗地从我们的鼻尖钻进我们的心田。夜晚,那才是真的夜晚呵。习惯了大都市旖旎灯光的躁动,我骤然间惊诧于西山的黑了,那是朴素、真挚、自然、亲切、广袤而深邃的黑,我的眼睛似乎第一次真正安顿下来。而不远处太湖潮音的推波助澜,则使那黑将人心灌得满满的。大家连连感叹此乃诗意栖居之地。唯独王彬彬比较超脱,他的兴趣集中在跟我们细数风景背后的政治典故。刘锋杰曾戏讽他搞的是“政治风景学”。

看着王彬彬大发政治宏论,我常常会暗暗在心底琢磨:不错,他是一个精神斗士,可是在他心里究竟有没有休息的时候?因为同是精神斗士吧,李新宇呈现的却是另一番风光。此公蓄一把茂密的络腮胡,斗士般犀利的目光从胡子丛中探出来,颇为凶悍,我曾戏称他为“北方的狼”,他欣然接受。可是他说话的声音吧,却常常是绵绵软软的。可能这正代表了他性格的两面。他既积极关注中国当下的思想文化进程,并以鲁迅式的韧性坚守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又自有一套修身养性、滋润心灵的妙方。每到一地,他总是在当地的工艺品市场上留连徘徊,乐而忘返。碰上喜爱的艺术品,斗士的眼光也会在瞬间变得温柔而贪婪。我已记不清这一年里他买了多少茶壶、石头、砚台或墨了,过目不忘的,还是在西山民间艺人手里买的石壶,壶盖上雕着一只蝉,那只蝉,老是惹你想把它擒拿归案。还有一块石头,他在黄河岸边捡的,一派长河落日的景观,让你怀疑他是接下了黄河母亲下的蛋。引得刘锋杰馋涎欲滴,惊问从何得来。他大概没想到,这是一种缘分呢。说起西山的那些民间艺人,我们编委中好几个都很迷恋。那条贩卖工艺品的青石板路几乎被我们踏烂了。丁东、刘锋杰、夏中义每个人都从他们手上买过至少一串佛珠。那是用橄榄核精雕细琢的弥勒佛像。夏老师还在那儿买了一幅淡雅的菊花刺绣送我。他还记得我几年前跟他说过的“人淡如菊”的人格理想。

每到一地,李新宇的另一癖好是为他梦想中的“学者庄园”寻址。这一想法立刻得到大家的热烈呼应。建一座庄园,虽不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起码能让同道者和自己分享“诗意地栖居”的欢乐与安宁。而住在修缮完好的古旧建筑里,翻阅谢泳悉心打捞却又无私奉献出来的奇书异文,思考探讨那些最值得思考的现代中国文化问题,这就好比在黄河里坐着逐渐被机器文明淘汰的古老的羊皮筏子乘风破浪,是最让丁东快意的事了。越是老头子,越不安分呢!其实,骨子里,他们都不是安分守己之辈。记得李新宇曾在网上的虚拟世界也辟了同名网站,谢泳、丁东、邵建等都是那儿的常客。我也经常去那儿参观,初步见识了一群思想者的思想建筑之宏伟、博大与辉煌。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就因种种原因关闭了。不知现实中的学者庄园何时能真正建起来?
    原载《大学人文》2005年第二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