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视觉传播过程的试描述(二)

(2006-10-10 16:41:03)
标签:

视觉传达

顾群业

绘画

符号

视觉传播

分类: 网络传媒与视觉传达
对视觉传播过程的试描述(二)

 
图像符号化——替代与交流阶段
 
    考古的发现为我们提供的阿米塔米拉洞穴壁画,可以被看作是一幅绘画作品,也可以看作是狩猎的活动和狩猎者的生活的纪录。图画和其他形式的非口头形式传递信息的手段——音乐、舞蹈、鼓声、火光讯号和图形符号,成为人类最初进行交流的表意和象形符号。博物馆也在展示柜中使我们目睹那些记录数字或者日期的结绳。在这种图像交流的阶段,替代的原则被理性地坚守,图已经不再是摹仿绘制的结果,图像具有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替代被画物,因此,它也就可以称之为符号了。
    替代原则至少使两种后果一直延续了下来:
    一是发现一个与物捆绑在一起的意义,可以在另外的物(符号)中寄居,例如画中的树可以替代真实的树并且承载了它的全部意义。意义能够选择的替代物必须与被替代者尽可能地相似。这些依据本身身体特征和自然物的特征进行的表达,最直接,也最简单。
  用画图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最初依靠身体的本能进行交流已经是一种进步,因为这里面已经有了替代的智慧。在这种非技术性——不制造另外的工具或者载体将意义外延的阶段,意义依旧由人直接创造和表达,数量有限,传播范围也有限。在此基础上,替代的原则也许同样导致了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的创造。中国造字之六艺说,可以为证。
    二是绘画艺术的发展。摹仿在相似性方面体现出模仿者技艺的差别,绘画便会走到追求技艺上。技艺在创作过程是保持差异和水平高下的。本文思考的是第一种后果。
    从传播交流的演变来看这些图像类符号,我们很容易列举其局限:A)只能表达简单的意义,无法表达抽象的概念。B)这些符号无法在更大的群体间进行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这些用于传播信息的图像其准确性更是因人而宜。想像一下一则新闻消息如果用图画表示会是什么样子。图画很难对一个完整的事件产生一目了然其意义。D)图像符号过于复杂又表达不清楚意义。
    在列举图像符号的上述局限后,语言(口头与文字)的发明轻而易举地把图像符号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因此,口头言语、书写文字成了人类在传播交流史上的两大成就。书写使口头的话语得以长期留存,使人们保留住最有意义的、符号成篇的信息,也保证了社会需要长期存在的信息流传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