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性心衰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2008-04-09 07:02:14)
标签:

心血管

内科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药物

治疗

健康

分类: 医学类
 慢性心衰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心衰的防治有两大原则:一是早防早治;二是按轻重程度分期治疗。就心衰本身而言,一般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分级,分为四级:

  Ⅰ级: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时受轻微限制;日常活动稍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时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

  Ⅳ级: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轻度体力活动后症状加重。

  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改变了过去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传统程序,肯定了标准治疗的药物有四类:利尿剂、ACEI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

  慢性心衰往往须长期坚持稳定治疗,选药应十分慎重。应遵循合理剂量(一般应从低剂量开始,再调整到合理剂量)、联合用药、副作用小的原则。

  1、利尿剂

  水钠潴留(水肿)是慢性心衰的主要表现,恰当使用利尿剂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

  利尿剂能较快地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使肺水肿和外周水肿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退,纠正肺淤血,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利尿剂的确是心衰治疗的基石。

  利尿剂的适应证是:在所有心衰患者中,只要有体液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体液潴留,均应使用利尿剂。可通过以下情况判断体液潴留的有无和轻重:短期内体重骤增3-5公斤,呼吸困难,肺部罗音,颈静脉怒张,肝大,肝区痛,下肢及下垂部位水肿、腹水等。

  利尿剂可选用噻嗪类(如双克)或襻利尿剂(如呋噻米)。如心衰伴高血压,最好采用前者;如伴肾功能受损,可选后者。值得注意的是,利尿剂会造成体内阳离子钾和镁丢失,可诱发心律失常,如与洋地黄合用,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因此,并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能预防多数心衰患者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发生。另外,应用利尿剂还要预防低血压诉发生。

  老年心衰用药,利尿剂剂量宜小,保钾与钾利尿剂联合用药,缓慢利尿,不可过急。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心脏重构是慢性心衰发生发展并恶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所谓心室重构就是心室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心衰时的球形、心室扩张变薄、心肌坏死、凋亡,心肌纤维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可改善和逆转这一状态,可延缓心室重构,减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降低病死率和住院率,已成为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石和首选。因此,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所有慢性心衰患者都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减少交感神经递质释放而保护心脏,并可发挥抗氧化作用,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和抗心衰药。常用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它们的药理作用相同,但由于化学结构的差异,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不同。一般分为3类:1代以卡托普利为代表;2代以依那普利为代表;3代以赖若普利为代表。

   一般用法是从小剂量开始,每隔3-7日加倍,直至目标剂量(或最耐受量),再长期维持。只有坚持长期使用,才能有效地逆转心脏重构和降低死亡危险。

    老年心衰用药,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血压,以免血压过低影响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良反应有低血压、肾功能恶化、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应予以注意。在不能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选用受体阻断剂,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3、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滞剂也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首选药物,可延缓心室重构,减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降低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β肾上腺素是调节心功能的主要刺激物,心脏存在β肾上腺素受体、用β-受体阻断剂可降低这一刺激物的作用,对抗体内过度增多的儿茶酚胺,并使耗氧量降低,减少机体对心脏泵血的需求。用药时间较长才会出现效果,在无显著禁忌证时,主张早期使用。

  β-受体阻滞剂中的卡维洛尔效果最好,从小剂量3毫克/日,逐渐增加剂量。β-受体阻滞剂必须从极小剂量开始(美托洛尔12.5毫克/日、比索洛尔1.25毫克/日、卡维地洛3.125毫克.2次/日),每2-4周剂量加倍;达到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后长期用维持量。

  老年心衰患者最严重的问题是,该类药可引起心动过缓及支气管痉挛,所以应用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定期检查心电图、注意有无传导障碍,以心率不低于60次/分为宜;合并有喘息性支气管炎、垂度肺气肿、心脏传导障碍及重度心衰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4、强心剂

  洋地黄制剂----地高辛仍然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强心药物。地高辛是增强肌力药中唯一长期使用不增加死亡率的药物。地高辛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神经内分泌功能,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可增强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心衰恶化的趋势。禁用于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和易激综合征、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及低钾血症、高钙血症,慎用于肾功能受损者。对慢性心衰多采用维持量疗法:每天服用地高辛0.125-0.25毫克/日,7天后以0.125毫克/日维持。70岁以上或肾功能受损者,地高辛宜用小剂量(0.125毫克/日)或隔日一次。

  老年心衰的用药原则,适用于心功能Ⅲ、Ⅳ级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尤其适用于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的心衰患者,不适用于单纯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老年心衰患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药应严格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5、醛固酮拮抗剂

  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可慢性心衰病死率降低。主要制剂有安体舒通、坎利酮(坎利酸

钾)和新开发的依普利酮。这类药物有保钾利尿功能。安体舒通剂量一般为25-50毫克/日,主要副作用有男性乳房发育、高钾血症和阳痿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