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血管内科慢性心力衰竭诊断药物治疗健康 |
分类: 医学类 |
利尿剂可选用噻嗪类(如双克)或襻利尿剂(如呋噻米)。如心衰伴高血压,最好采用前者;如伴肾功能受损,可选后者。值得注意的是,利尿剂会造成体内阳离子钾和镁丢失,可诱发心律失常,如与洋地黄合用,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因此,并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能预防多数心衰患者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发生。另外,应用利尿剂还要预防低血压诉发生。
老年心衰用药,利尿剂剂量宜小,保钾与钾利尿剂联合用药,缓慢利尿,不可过急。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心脏重构是慢性心衰发生发展并恶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所谓心室重构就是心室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心衰时的球形、心室扩张变薄、心肌坏死、凋亡,心肌纤维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可改善和逆转这一状态,可延缓心室重构,减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降低病死率和住院率,已成为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石和首选。因此,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所有慢性心衰患者都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3、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滞剂也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首选药物,可延缓心室重构,减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降低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β肾上腺素是调节心功能的主要刺激物,心脏存在β肾上腺素受体、用β-受体阻断剂可降低这一刺激物的作用,对抗体内过度增多的儿茶酚胺,并使耗氧量降低,减少机体对心脏泵血的需求。用药时间较长才会出现效果,在无显著禁忌证时,主张早期使用。
老年心衰患者最严重的问题是,该类药可引起心动过缓及支气管痉挛,所以应用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定期检查心电图、注意有无传导障碍,以心率不低于60次/分为宜;合并有喘息性支气管炎、垂度肺气肿、心脏传导障碍及重度心衰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4、强心剂
洋地黄制剂----地高辛仍然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强心药物。地高辛是增强肌力药中唯一长期使用不增加死亡率的药物。地高辛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神经内分泌功能,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可增强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心衰恶化的趋势。禁用于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和易激综合征、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及低钾血症、高钙血症,慎用于肾功能受损者。对慢性心衰多采用维持量疗法:每天服用地高辛0.125-0.25毫克/日,7天后以0.125毫克/日维持。70岁以上或肾功能受损者,地高辛宜用小剂量(0.125毫克/日)或隔日一次。
老年心衰的用药原则,适用于心功能Ⅲ、Ⅳ级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尤其适用于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的心衰患者,不适用于单纯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老年心衰患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药应严格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5、醛固酮拮抗剂
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可慢性心衰病死率降低。主要制剂有安体舒通、坎利酮(坎利酸
钾)和新开发的依普利酮。这类药物有保钾利尿功能。安体舒通剂量一般为25-50毫克/日,主要副作用有男性乳房发育、高钾血症和阳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