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深圳的商务区,80年代的国贸已经成为永远的回忆,90年代成熟的蔡屋围已经不能承受商业之重,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华强北很尴尬,00年后的中心区如今已饱和,中心西区是的CBD的盲肠,前海的门槛又太高。在哪里选择创业地点最合适?
■诺曼底的启示
电影《诺曼底登陆》让我联想到正在选办公场地的深圳创业者们。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作战,艾森豪威尔将军为总指挥。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面临登陆地点的选择,离机场近的?离港口近的?或者是两者兼顾的?最后选择了登陆位置不是最好的诺曼底。
商场如战场。创业地点选择跟登陆地点选择一样。选择战斗机半径内,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附近要有大港口的登陆地点,就相当于选CBD办公。商家和大公司的火力都集中在这里,你纵然有先天登陆的机会,同时也有被众多对手的火力,及庞大的办公成本把你压到。我们假设,如果艾森豪威尔将军不选诺曼底登陆,打开欧洲的第二战场的成本或许会更高。
■小公司的大算盘
小公司应该有大算盘。哪里才是他们的诺曼底?许多人的眼睛盯着坐落在福田的深圳中央商务区(CBD),但这里3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规划面积,已经饱和,前海固然有国家级的政策利好,但进驻办公是未来三年之外的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就像作战地图一样,我建议选办公地点以此为依据。
“总规划草案”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在深圳南北的中轴线上,梅林相当于一夫当关的位置,它在环CBD高端产业带上,面临旧工业区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机会,小公司大打算盘,应该瞄准这样的位置。
■创业诺曼底
现在正是高交会期间,许多创业企业是希望借助高交会这个平台登陆创业板或中小板的。《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和《深圳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背景下成长的企业,像位于梅林,由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内,不少企业都跃跃欲试的。梅林是他们的诺曼底?
深交所即将迁往CBD,创业板的办公地点也将随迁。支持创业企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是创业板市场的历史使命。一年之后,梅林是距创业板最近的地点(0.4公里),占住梅林,对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将获得最近距离的融资机会。从地理位置上这样分析,,梅林或许就是创业者的诺曼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