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东”的十年暗战
(2013-04-27 22:33:58)
标签:
下一个沙地过程只有明战 |
分类: 零度思考 |
他山
今年是提出“深圳向东”口号的十周年,“深圳向东”十年,万科、中海、华侨城等地产大鳄 “暗战”十年。
2003年,出梧桐山隧道口的第一块户外广告牌上,万科打出这句极具挑衅性的广告语,让盘踞在自己的根据地,,精心耕耘深圳西部的招商地产和华侨城这两大央企面露难色。喊这句口号时,万科与中海是协同作战,以竞合的姿态出现的。
华侨城不甘心“深圳向东”的过程中被万科一枝独秀。“深圳向东”在华侨城眼里就是玩了一次“漂移”。它不是简单的响应这句口号,在这几年时间内,华侨城将“旅游+地产”的模式在今天“东部华侨城”的位置复制。
这十年时间,只有招商地产没有向东,它坚守深圳西部的最后结果,是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被万科、中海、华侨城拉开距离,所以从2012年招商提出“蛇口再出发”,到2013年号称投资600亿“再造蛇口”,这不过是在刻意提醒大家,在关注万科和华侨城在“深圳向东”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个“家在,情在”的招商。
“深圳向东”不仅是深圳几家巨头在角力。从2008年东部沿海高速开通,我们看到万科、碧桂园、北京金融街、富力、世茂、合正、合生、皇庭等地产巨头已经在深圳东部海岸线上顺海湾一字排开。在未来3~5年内,为市场提供的旅游地产产品,在产品创新、全球性推广和销售上,不会逊色与三亚。
让我们回到2010年3月2日下午,深圳土地交易中心虎年首次举拍,出让位于深圳南澳桔钓沙一宗五星级酒店用地,17家竞买人,万科、京基、鸿荣源、佳兆业,包括积压着几十亿资金的“海上皇宫”的老板郭奎章也在现场跃跃欲试,144轮的激烈举牌,地价最终从底价6405万拍到了6.22亿元,溢价幅度近9倍。
从南澳桔钓沙一宗五星级酒店地块拍卖的举牌现场,他山曾撰文分析市场端倪:深圳的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谋求产品的多元化,或转型。将产品的“赌注”压在“住宅”这条线上,不足以抵御当前起伏的政策与金融环境下的风险。如一直开发城市住宅物业的佳兆业进军度假地产。
2010年那次举牌,标志着“深圳向东”的战役已经由暗战转为明战。从万科、京基、鸿荣源、佳兆业等公司争抢南澳桔钓沙地块,其实就是争抢深圳东部的“海岸线”,住宅产品之后的另一个比住宅开发能带来更长久的盈利产品——旅游地产已经是许多公司新拟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2年8月10日,大鹏新区总投资781亿元建设10大类55个重点项目中,首批十大开发项目集中启动。2013年4月15日,从位于大鹏新区的19万平米的滨海综合体KPR佳兆业广场产品发布会开始,他山认为,这是对“深圳向东”十年的一次小结,也是下一个十年的“深圳向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