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子登科大鹏古城双月湾工作压力日本冲绳杂谈 |
分类: 地产札记 |
他山
我写完《深圳与三亚:两条海岸线的较量》后,收到一些网友的留言和邮件,有的是与我讨论在高节奏、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生活方式等问题,有的则非常专业地与我探讨旅游地产。刚好最近一个朋友到日本冲绳旅行回来,给我带回一些在冲绳的所见所闻所感,沿着上周《“深海”是一张感情牌》的思路,就此继续往下聊,想到哪,说到哪,点点滴滴,不一定系统和完整。
一、城市焦虑与深海度假的因果关系。
有一位做私募基金的朋友说,当我们分红结束,蓦然回首,却发现周边的许多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工作的奴隶,难道他们需要通过工作以不断增加薪资或更多的奖金。但如果让他们飞快运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放缓或暂停下来,他们马上就“病”倒了,不是身体上生病,就是感情上生病。
这是城市焦虑症的一种结果。我们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工作是为了什么?工作是为了金钱?有些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五子登科”了,车子票子房子妻子儿子已经是过去式,问题是,在实现“五子登科”后,再继续奋斗的人,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下,“五子登科”又悄然离他们远去,有的冷战了,有的离婚了,有的甚至在奔四的年龄就与世长辞了。再回头来看万科提出的“深海度假区”的概念,我想,这是他们在对城市高收入阶层人群心里进行研究后,再给新产品的定位,产品定位就是生活定位。这种提法,试图以“深海度假”来解脱城市焦虑。
二、冲绳与双月湾“深海度假”背景如出一辙。
与我聊天的这位朋友,随广东国旅,走了日本冲绳自由行“签证+机票+酒店”4天的线路。冲绳在日本的最南端,它有一个古老而又闻名的地方—琉球王国,在唐、宋、元时期,这是中国的版图。冲绳的历史与中国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它的王国村古老民居,与大鹏古城的民居非常相似,因为它远离大都市,游客不多,旅游产品及其旅游地产的开发滞后,所以它拥有保存完好的珊瑚礁、热带鱼。
深圳东部的双月湾与冲绳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的地域同处于北纬22°,同样的纬度,让它们拥有同样的海洋资源,同样的历史背景,让他们拥有同样的民居。不同的是,冲绳岛上有美国的驻军,美国人说它是“东方夏威夷”,无疑有刻意给该岛打上殖民烙印的意味,但这并不妨碍全球性投资者对它度假资源的窥探。冲绳旅游地产的起步,是在二战结束后,东京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阶段,不少东京城市化进程中的中产阶级,也曾有过高生活节奏下的城市焦虑。从这个角度来看,冲绳的深海度假与万科提出的深海度假如出一辙。
三、为深海度假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工作压力与城市焦虑是深海度假的做好理由。坐上小船向大海深处乘风破浪,让大海激发内心的激情,能冲淡工作压力与来自城市的焦虑。前段时间的暴雨导致水漫北京、水漫武汉、杭州、成都,网友们说到“北京、武汉去看海!”,潜意识里表达的无不是对城市现状的抱怨和对“深海”的一往情深。我们的城市现状给了我们去“深海度假”的充分理由。
深海度假的理由是充分的,但深海度假的内涵还需要丰富,不应以简单的“出海”、“潜水”、“钓鱼”、“购物消费”就结束了。冲绳政府为吸引海外的资金来开发海岸线及旅游地产开发,日本在冲绳专门设有一个自由贸易区;三亚在开发旅游地产的政策配套上,争取到一个离岛免税的政策,这都是“深海”能否“深”下去的理由;处于稔平半岛的双月湾,仅凭一条沿海高速、一个高铁站能聚拢珠三角城市群的“深海度假”人群?在媒体提倡的“深海度假”的生活模式之下,仅凭几家房地产开发商的力量将一个城市群落需要的“深海度假”的理念贯彻到底吗?
(竖立与深圳CBD区得“深海,万科在向东”的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