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港深n1h1流感香港 |
分类: 零度思考 |
他山
近日,港深楼市仿佛患上了甲型N1H1流感一样,高烧不止。起先是香港的天价楼事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楼市泡沫”问题,而是“天价房”背后复杂和耐人寻味的社会问题,它应该引起政府警觉,并迅速解决,否则,它会像N1H1流感一样蔓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深圳楼市销售价格的来看,它可能也受到了感染,深圳湾畔的后海片区跟着“天价楼”一起狂欢,这便是典型的N1H1流感的症状。
在香港天价楼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之前,他山在《论“天价房”在中国的倒掉》中,已经指出其严重的社会危害,香港政府已经重视了, 10月25日,香港金管局发文,对豪宅按揭收紧至6成。11月4日,立法会促请香港政府重新推出“出售公屋”来稳定楼市。由此来看,香港政府是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抑制“天价房”效应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以扩大供应量来的手段来为楼市降温。
2009年10月31日,深圳后海湾某楼盘以10万元/平方米高调亮相。为什么如此高调,一反常态,违背许多豪宅小众传播的营销特征?他山认为这是受香港“天价房”效应的影响。不管这笔交易否属实,炒作的成分如此之重,深圳政府部门应该警觉和注意,不应该以10万元/平米的成交结果目前还没有在国土局网上备案为由,不去预防和制止深圳楼市可能进一步蔓延的楼市甲型N1H1流感。
对于港深先后出现“天价”房,港府反应积极,当天特首就在电台对此向市民解释,随后不久以“政府只解决住房,不鼓励置业”来安抚中低收入阶层,面对土地,港府重议“勾地政策”,不管效果如何,能否解市场止渴,起码港府有了态度和立场。而到目前为止,深圳政府对后海片区正在急剧升温的“天价”楼事件无动于衷,是深圳的楼价不够高,没有触及香港更值得“骄傲”的价格,还是媒体的炒作力度不够,或者相关部门视而不见?
包括股票、楼市在内的港深的各种投资市场、普通商品消费市场,从香港铜锣湾到深圳华润万象城、东门步行街,CBD678会所,人头攒动,不少大宗商品的上涨幅度与消费速度成正比,这不是理性的消费心态,再与不少豪宅排队认购的现象联系起来,我们容易发生对现实的质问:这究竟是经济的欣欣向荣,还是金融风暴之中暴露的末日疯狂?
全球经济经历的都是一种疲弱复苏,不可能唯独港深两市能独善其身,人们期待的是按正常经济曲线的反弹,而不是海啸般的暴涨暴落。香港楼市的疯癫,很大程度上是热钱注入与内地财富向外狂奔,美元与人民币交汇、碰撞而引发的泡沫。后海楼市的狂欢的动力应该来自香港的泡沫。他山确诊,目前港深楼市特征是明显甲型N1H1流感症状,10万元/平米之后的狂欢透支未来资产价值为代价,终将会狼狈收场。
相关阅读:金融中心能托起“10万/平米”的价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