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石屹在山西的“骗术”揭秘

(2006-09-07 12:46:12)
分类: 零度思考
【零度思考】之《中国一流开发商难进山西》系列分析之三

潘石屹在山西的“骗术”揭秘
他山


    山西人打 “飞的”到北京上海购物,潘石屹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的三角眼这么一眯,便计上心来。他开始捉摸用“博客”对付山西人,其实“博客”不是他目的,其的醉翁之意在于首先富起来的这批山西人的钱包。“盯上”山西人钱包的不只潘石屹一个人,刘晓光、张宝全等脑袋里没进水的开发商都打过这个主义。张宝全口头赞扬山西房地产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的时候,私下里,他没有像其他开发商研究山西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却认真调研了山西的官场环境,随后,在山西就销声匿迹了。

    张宝全回到北京后,他把在太原论坛上,当着山西政府官员、山西开发商、山西媒体记者们讲过的“要拿太原3~500亩地”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无论你山西官员如何引颈北望,无论你山西的媒体如何炒作“狼来了”,张宝全始终保持高尚的沉默,当圈内人还说搞家庭影院去了。他山猜想,张不敢打山西人钱包的注意,可能是感到去山西搞开发无异于狼入虎口。潘石屹和张宝全的钱跟刘晓光不一样,刘拿着股民的钱,他敢到太原这虎口一搏。

    虽然戴着眼镜,但潘石屹眼镜背后的三角眼却一直紧盯着山西人的钱包。既然张宝全都不去太原搞开发,说明外地开发商去太原搞开发,有可能是狼入虎口,所以潘根本没想过去太原搞开发,但他要赚山西人的钱,那只能把山西人“骗”出来,能“骗”到建外SOHO看楼,那就有办法把他们钱包里的钱掏出来,所谓调虎离山计。山西日报的朋友向他山介绍,其实老潘的伎俩很简单,在山西的日报和晚报上投点硬广告,两报配合他的项目销售刊登一些他写的博客,无非是他请的枪手写的介绍项目的软文,给山西人留下第一优雅的印象。

    然后,他在北京花点小钱,找些三、四流演员,或者还没串红的歌手、模特来到太原,打上“著名的XX星”之类的口号,吼一吼嗓子,走一走猫步,秀一秀胸部,趁山西人还没看清这些人的模样,他们就赶紧撤了,掉起了山西人的胃口。这些被掉起胃口的山西人还真被“骗”到潘设在CBD的售楼处去了,潘培养的语不惊人貌惊人的售楼小姐出动了,眉飞色舞之间,山西人下订金了。北京一位营销总监跟他山分析:买老潘产品的,70%是山西人,99%属冲动型消费。

    上月一个下雨天,他山在建外SOHO附近的一个餐厅与正在研究后现代建筑夏亚博士等朋友吃饭,望着这火柴盒式的建筑,大家就谈到了老潘的产品。老夏一点也不给老潘面子。夏亚认为建外SOHO就是北京CBD中央最大的建筑垃圾,破坏了CBD整体的美观。这种建筑,在国外许多著名城市是不可能出现的。不用50年,10年之后,随着人们对城市要求的提高,像建外SOHO这种建筑就有可能被淘汰,甚至砸掉重建。他怀疑北京主管规划的官员怎么吃错药了让CBD出现这样的败笔?

    老夏认为建外SOHO是北京CBD建设最大的败笔。建外SOHO在北京CBD,就像一个农民站在一群绅士中间,极端滑稽,使北京整个CBD都失去了品味。他接着打了一个比喻,大概意思是说像国贸、招商局大厦这种楼像风度翩翩的绅士,生命力可以延续上百年,甚至千年,它可以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时代的作品。而建外SOHO这种建筑造型、风格,分明是土巴拉几的“三无”农民,没有情调、没有灵魂,与现代化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可谓CBD中的行尸走肉,所以生命力不会长久(不是指建筑质量问题)。

    但建外SOHO却成功地销售完毕!同座的几位业内人士认为,销售成功并不能说明这就成功的产品。来北京的大公司、驻外机构、有品味的老板是很难选择这种建筑作为办公场所的。老潘到山西做秀的这小把戏,在北京根本没有市场,像老潘的这种把戏,也只能在太原的山沟里表演,老潘造的这些东西,除了能卖给这些暴富起来的山西人,再难找别的客户。70%卖给他们就说明这一点。老潘去山西是对的,如果在北京,如果指望北京的市场和北京的人们接纳和消化这种产品,老潘早就从国贸上面跳下来了。由此来看,是山西人救了老潘一条小命啊,否则,哪里有今天潘石屹这张到处说三道四的嘴巴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