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李广平
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编者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临床证实的SCD发生率并不很明确,不同研究得到的SCD发生率在0.36‰~1.28‰之间。大约75%~80%的SCD是由于恶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仅少部分(大约20%)是由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李广平教授对快速心律失常与猝死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此我们对李广平教授表示感谢。
1966年Kuller等人提出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的概念,1997年Braunwald提出并完善了SCD的定义。目前,将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1小时之内发生的不可预料的死亡定义为SCD。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临床证实的SCD发生率并不很明确,不同研究得到的SCD发生率在0.36‰~1.28‰之间。据文献报告,美国每年发生SCD大约30~35万例,占人口总数的1‰。来自我国北京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数字表明,SCD的男性平均发生率为10.5/10万,女性平均发生率为3.6/10万,据估计我国每年发生SCD超过45万例,实际发生数字可能更高。
SCD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疾病,2/3的SCD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并发症有关。大约75%~80%的SCD是由于恶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仅少部分(大约20%)是由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引起SCD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纤颤(VF),缓慢性心律失常则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房内传导阻滞和房间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分成房室结阻滞、希氏束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分成左束支、右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阻滞)等。与SCD有关的心律失常既可以是由于器质性心脏损害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一过性因素引起,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等。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快速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
(一)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VT和VF是导致SCD最主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是临床上最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学十分复杂,除了心脏病本身可以引起VT外,其它系统的许多病因也可以引起VT。而就心脏原因引起的VT而言,几乎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发生VT,也就是说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是发生VT的原因。此外,还有一部分VT并不能提出其真正的病因而被称为特发性VT,而这部分特发性VT可能并不少见。当然,一般特发性VT极少导致SCD。
就现有的临床资料和认识来看,室性心律失常,包括VT的最常见病因仍为冠状动脉疾病,其余为心肌病、高血压病、瓣膜病等。有文献报告,几乎所有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后都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VT的发生率也相当高。有些心肌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发生VT的机率并不如陈旧期高。但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发生VT的机率仍很难有确切的数字。在临床上诊断VT的病因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尽管这个病人有某种心脏病,但究竟是这种心脏疾患引起的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并不太好区分开,而经常的情况是将VT的原因归咎于心脏病,忽略
文章来源:心血管网http://www.365heart.com
点击查看全文: http://www.365heart.com/shownews.asp?id=1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