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宾·梅塔从不掩饰控制欲

(2009-03-07 12:50:41)
标签:

祖宾

梅塔

指挥大师

古典音乐

代言人

杂谈

◎文/《青年周末》记者 颜雪岭  ◎摄影/©Oded Antman 由国家大剧院提供

在普通人眼中,他是一个音乐符号,世界最顶尖的指挥大师;

在乐迷眼中,他是古典音乐的代言人,他的音乐让人如痴如醉;

而在跟他打过交道的记者眼中,他是个率直又强势的“对手”。他在谈话中,就如同他在舞台上,你不得不跟随他旋转的指挥棒……

3月8日、9日,印裔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将率维也纳爱乐乐团重返北京,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指挥台。2月27日,通过国家大剧院品牌推广中心,《青年周末》记者对远在美国的祖宾·梅塔进行了越洋采访。短短15分钟的采访,祖宾·梅塔直接且控制欲强的个性展露无遗。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90305/A22/090305a2201.JPG
◎祖宾·梅塔在演出中

 

 

【祖宾·梅塔的控制欲】

随时“管理”记者的提问

■很干脆地说:开问吧

“他的性格跟他的指挥风格一脉相承。”这是与他共事过两天的中方工作人员对他的评价。“他事必躬亲,什么都要自己管,控制欲很强。在他身边工作的助理、乐团经理,压力都很大。” 72岁的祖宾·梅塔不喜欢别人迟到,遇到乐团经理犯忌,他瞪大双眼,掏出手机打电话去质问;如果时间的安排他不满意,会立马锁紧眉头。

有记者曾用“一场充满火爆场景的对话”来形容对祖宾·梅塔的一次采访。而今次,记者拨通祖宾·梅塔的电话,也隐隐感受到了祖宾·梅塔的那份毫不掩饰的直接和“不客气”。

2月27日,记者如约在美国时间清晨9点拨通了祖宾·梅塔的电话。和以往国际级艺术大师时常临时更改采访时间不同,祖宾·梅塔很干脆:开问吧!接受采访的前一晚,他工作到很晚,这天中午还有排练,梅塔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即便如此,短短的采访过程中,祖宾·梅塔的控制欲仍显露无遗。

他语气很客气,但随时会控制记者的提问和谈话的节奏。很多时候,不等记者问题讲完,他就先扔出自己的意见;有时甚至记者的发问还没有结束,他就直接说:可以进行下一个了。

当记者问他对哪个剧院印象最深刻时,他立刻反问:你是不是希望我回答最喜欢国家大剧院?

■跳过问题,要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他曾说过爱看中国的电影,喜欢张艺谋和陈凯歌。但当记者谈及电影话题时,他跳过记者的诸多发问,迫不及待地说:“你知道获奥斯卡奖的那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吗?就是我们印度出的。”语气特别骄傲。

早已是世界公民的祖宾·梅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印度国籍。在2007年初接受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荣誉勋章时,跟他同样获得殊荣的导演斯皮尔伯格等人都来自英美国家,唯有他是来自亚洲的印度人。

问他为什么不像许多艺术家那样,更改国籍以获得便利,他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回答:“我是印度人,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问生活,他直接打断:采访该结束了

采访一开始,与他谈论音乐和他的乐团,祖宾·梅塔侃侃而谈。但进行到音乐之外,记者很快感觉到采访的艰难。

问他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他打太极说:我去过中国这里,还去过中国那里……遇到他不愿意回答的话题,他就直接跳跃到另一个话题上去。很多时候,他说的话似乎很多,但记录下来后发现,实实在在的没几句。他不会围绕记者的提问回答,一会儿说这儿,一会儿扯那儿,非常发散。

关于他的日常生活和爱好,记者提了很多问题,他只是淡淡地回答一句:“有时候就呆在家里,有时候会跟朋友一起去吃饭。这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后来他干脆直接打断:我觉得采访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而这时,整个采访进行不到15分钟。

巧合的是,之前有的记者采访他,时间也常常定格在15分钟。

 

 

【祖宾·梅塔的征服欲】

将如愿进国家大剧院挥舞指挥棒

有这么一段插曲:2007年,祖宾·梅塔率领以色列爱乐乐团来京,彩排间隙去国家大剧院“串门”。当时他询问了大剧院相关细节后留下一句话:“不管与哪个交响乐团合作,我都一定要在这里的舞台上挥起指挥棒。”

与本报记者谈及此事,祖宾·梅塔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征服各大音乐厅的偏好。“我非常期待能够在大剧院精美的音乐厅中演奏。第一次到大剧院的许多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整座建筑非常宏伟。大剧院的入口被水环绕,从水下廊道走过时,碧水竟然在头顶流动,感觉非常奇妙。而且我知道大厅的地板都是由采自中国各地珍贵的大理石铺设而成的。尽管从未在这里欣赏过音乐会,但在参观过音乐厅之后我认为观众会在这里获得最好的观看体验。”

在正式成为指挥家的51年里,祖宾·梅塔征服音乐厅无数。他对本报记者如数家珍:“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就很漂亮,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也是传统的代表。就现代派来讲西班牙与日本的音乐厅都令我印象深刻……”

同时,他也是一位挑剔的指挥家。他曾在2008年去人民大会堂指挥演出新年音乐会前,公开表达他的不满:“这次请告诉他们务必把舞台上的地毯拿走,那太可笑了——乐队坐在上面,脚下是地毯,大会堂空间又那么大,演奏者很难听清楚自己的声音和乐队的声音。我上次就提醒过他们,但好像他们解释说有听众喜欢看到台上有地毯。”

但并非只有豪华、顶级的剧院才能征服祖宾·梅塔。他至今最怀念的演出之一,是1994年在上海条件有限的原市府礼堂的那一场。当时,后台只有两个大房间,供乐团男、女成员使用后,就没有提供给指挥单独使用的休息室了。后来,主办方临时借用了一间办公室,室内的办公桌被挪到一边,中间用屏风一隔,祖宾·梅塔就在另一边休息。“现在说起来,当年真的有点狼狈,好在祖宾·梅塔人非常好。”上海的工作人员回忆。虽然剧场的硬件条件有限,但上海观众的热情让指挥大师相当感动,他感叹:“上海有最好的观众。”

 

【祖宾·梅塔的中国缘】

在印度的房里摆满中国艺术品

即将在国家大剧院的这次登台,是祖宾·梅塔的第N次中国演出之行了。但其实,他在1994年、首次在上海登台之前,就已经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儿时就和中国结缘了。”祖宾·梅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在孟买的房子里就布满了中国式的艺术品,而不是印度式的。”

祖宾·梅塔最早与中国的关联缘于他的叔叔。他叔叔在上海住过20年,是棉纺厂的老板。叔叔的儿子也出生在上海,在那里跟着一个匈牙利教师学习钢琴。堂兄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回到印度,根本不能和梅塔对话,因为他只会说上海话,而梅塔只会说印度语。那时的梅塔对音乐了解不多,但对中国知道的就太多了。当时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好的布料和食物都来自中国。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访问印度的时候, 16岁的他挥动着两国国旗,呼喊着“印度和中国是兄弟”。

祖宾·梅塔的祖母曾去上海看叔叔一家,一住就是六个月。当梅塔长大以后,祖母总是会跟他讲上海。这使梅塔对这座城市产生了特别的亲近感。于是,1994年,已经成为国际指挥大师的祖宾·梅塔把在中国的首场演出定在了上海。

在这时候,深圳、北京……他因为演出接触了更多的中国城市。“北京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城市,我最早来的时候北京还比较落后,房子都很低。但现在的北京已经高楼林立,非常现代化。人们的衣着、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祖宾·梅塔还特意提到了西安,“几年前我曾和妻子一起去西安旅游,我们在那里过的很愉快。在维也纳歌剧院,我同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合作了歌剧《阿依达》。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女高音,我知道她也来自西安。”

“两年前我们还曾到云南的香格里拉度假,风景非常优美,对于那段时光我至今印象很深,非常难忘。”祖宾·梅塔现在最期待的就是游历长江。

 

【祖宾·梅塔的交友经】

奥运之行泡汤,请媒体转达遗憾

无论工作如何忙碌,祖宾·梅塔总是精力旺盛。在上海的短暂两日,他邀请中国好友们碰面聊天。他喜欢结交有才华的朋友。而在他的中国友人里,张艺谋是不得不提的一位。1998年,他邀请张艺谋一起在故宫太庙合作歌剧《图兰朵》,轰动一时。

回忆与张艺谋的合作,梅塔至今有话要说:“1998年我带领佛罗伦萨歌剧院与张艺谋合作的歌剧《图兰朵》在太庙上演,这令我永生难忘。早在1996年,我们在佛罗伦萨就有非常漂亮的合作。我们并不懂彼此的语言,但却相互理解。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我也在音乐上给予他帮助。张艺谋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他的团队中无论是服装、编舞还是舞蹈演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决定在太庙再次上演《图兰朵》。1998年,张艺谋导演为太庙版的《图兰朵》设计了更为气势恢宏的场景以及演出阵容。九场演出,座无虚席。在我的生命里,这是独一无二的记忆。”

2008年,祖宾·梅塔曾直言想向好友张艺谋要票,亲临北京奥运会现场。但却未能如愿。为此,祖宾·梅塔耿耿于怀:我需要在此向中国的爱乐者们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原计划我与张艺谋的合作因故取消,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请媒体一定要表达出我的遗憾。

 

祖宾·梅塔档案

1936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和指挥家,孟买交响乐团的创始人。他6岁便开始跟父亲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但兴趣逐渐倾向于指挥。他曾遵循父母意愿学医两个月,但最终还是走上音乐家的道路。

1958年,他荣获英国利物浦国际指挥家比赛二等奖。第二年,他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成为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指挥家。1961年,他受聘为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最年轻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他是纽约爱乐乐团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音乐总监;1981年,以色列爱乐乐团任命他为该团的终身音乐总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