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伊下课只因性格太直乱军心

(2008-07-24 15:23:13)
标签:

杜伊

下课

性格直

乱军心

《体坛周末》记者揭秘足协奥运前22天拿下主帅内幕

杜伊下课只因性格太直乱军心

■米卢深藏不露,杜伊喜怒哀乐全在脸上

■不满意比赛结果就不出席新闻发布会

■世界杯预选赛后,评价中国球员不如非洲球员

 

◎口述/《体坛周报》记者  马德兴  ◎文/《青年周末》记者  蒋文娟

离奥运会仅有22天,国奥主帅杜伊科维奇下课。之前,杜伊经历了一个黑色的6月,由他指挥的中国队悲惨地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小组垫底。之后,杜伊丧失了队员和足协对他的信任,最终在7月17日被中国足协正式解除“兵权”,中方执行教练殷铁生接管国奥队。

《青年周末》采访了《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这位目睹了杜伊下课前前后后的资深足球记者给我们还原了他在多次采访中看到的真实而情绪化的杜伊:多哈亚运会时,他把队员的潜能和激情激发出来;世界杯预选赛后,他说很多中国球员甚至连非洲球员都不如;直到他下课前曾有预感似地说,世界杯输了我要承担责任,管理人员却不用。记者分析,如果杜伊像米卢一样“精明”,平平安安将国奥队统帅到奥运会结束是没有问题的。

杜伊下课只因性格太直乱军心

■2008年6月5日,天津,世界杯预选赛前,国足备战训练时杜伊的表情  ◎供图/CFP

杜伊下课只因性格太直乱军心

■2006年11月6日,杜伊指挥中国国奥队在广州集训  ◎供图/CFP

 

◎面孔

马德兴  《体坛周报》资深记者。

◎声音

杜伊跟老米不一样,同样都是塞尔维亚人,但两人性格截然不同,杜伊性格比较直。他的反复无常影响到了全体队员。

 

 

如果学学米卢,带完奥运会肯定没问题

■米卢深藏不露,杜伊喜怒哀乐全在脸上

大家都比较熟悉老米(米卢),我就把杜伊跟老米做比较。米卢我们都说他很精明,看得出来整个形势。杜伊跟老米不一样,同样都是塞尔维亚人,但是两人性格截然不同,杜伊性格比较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2001年十强赛之前,当时中国足协也因种种不满要跟米卢摊牌,就在差点要把老米拿下的时候,老米感觉到形势不对,他马上就低头了。这才有了后面十强赛中,他继续指挥比赛,最终出线。但是杜伊就不会拐弯,看不顺的,看不惯的,很快表现出来。今天上午跟你谈得不顺心,到中午你再见到他就可以从他脸上感觉出来。他的喜怒哀乐会全部在脸上表现出来。更麻烦的是,你可以看到他脸色知道他不痛快,但是你很难琢磨出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不痛快。

所以足协在奥运会22天前把他拿下来,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世界杯预选赛失利之后,他的这种反复无常影响到了全体队员。

■道完歉仅几个小时就和球员发飙

7月16日那天,在上午以及中午吃饭的时候,杜伊表情还很愉快。那天有五个队员要提前离队,他跟队员告别时,还跟人家讲你们要怎么样怎么样,讲得都挺好,后来吃完饭他去找谢亚龙谈话,表示道歉。对于这个道歉,谢亚龙还很奇怪,因为前几天在延吉,尽管4:0赢了马来西亚,但杜伊是绷着脸走的,而且这期间两人也没有什么联系。谢亚龙跟身边的人说:“他怎么突然之间跟我道歉了呢?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就这么着,通过旁边人,杜伊找谢亚龙道歉这个消息就传出来了。

但不可思议的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晚上到球场训练时突然就爆发了,那天训练之前他跟队员讲的话,等于把脸皮都撕破了。杜伊本来有个特点,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在公开场合指责球员,不知道在之前的几个小时里出了什么情况,他最后发飙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是最应该走的,而有些走的人是应该留下来的。他当时就跟队员直接这么讲,这话特别影响军心,假如说你是一个队员,你听了之后你会怎么想,他整个把所有队员的心思全部搅乱了。那天他还当众说,在册名单是我说了不算的,我就是一颗棋子,你们也是一颗棋子。

他发完飙之后,中国足协第二天就宣布了架空他的决定。如果他不发飚,很多事情就过去了。其实之前杜已经跟谢亚龙沟通好,将国足带到参加奥运会没有问题。

 ■让杜伊下课是因为影响了军心

所以我认为最终让杜伊暂时离开,足协最主要一点的考虑就是人心要齐。本来杜伊很会做战前动员,这也是他的一个优势。中国人赛前爱讲你们一定要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杜伊从来不讲这些东西,但是听了他的话之后你可以感觉到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想上去玩命,想像上战场一样拼刺刀。

但是这次大赛当前,他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作为一个主教练你情绪很复杂,肯定要影响到下面的队员、团队的整个工作人员。而让他暂时离开这个队伍很重要一点就是能够把人心收起来。

杜伊是7月17日下午离开的,从那天晚上开始,17、18、19日,整个队伍出现了很显著的变化,球员们在一块情绪比较放松,坐在一起聊得比较多,而不是像以前在聊的时候,就是说老头又怎么样了这样的话题,这几天他们跟记者说的最多的也不是老头怎么样,而是围绕大家在场上踢球的这个球来说了,不再是围绕这个人。

这是我们这几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的转变。所以打澳大利亚那一场比赛之后,大家尽管状态都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都比较玩命,劲能够往一块使了。 

 

从多哈激发队员潜能到下课后自嘲式幽默

■多哈亚运会时杜伊把队员的潜能都激发出来了

这些年中国本土教练比较保守,喜欢中庸。杜伊来了之后,给队员灌输的第一个东西就是向前,我要赢,让队员有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把队员的潜能和激情激发出来了。

2006年,大家通过多哈亚运会看到了中国足球这支队伍的一线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杜伊给队员灌输一个最好的理念就是向前,向前,再向前。在多哈亚运会上,男足在十个打十一个的时候,在场上也不处于劣势,还能压着对方在打,这是这些年来中国足球很少有过的。所以多哈亚运会也是杜伊在中国最辉煌的时期,他敢于出牌,因为大多数人看比赛就只看结果,结果好你就是神。

记得在多哈亚运会时我采访他,当时我就问他,未来的国奥队需要怎么建设,他讲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挑选合适的超龄球员;第二是希望能够解决进攻中的得分效率问题,因为在多哈亚运会上,包括后来打比赛大家也经常看到,在对方的禁区前很热闹,机会也来了,但是就是进不了球,他提出来的,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平均每一场比赛我们应该进两个球,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有取胜的机会,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

 ■对比赛不满意就不出席新闻发布会

在多哈亚运会八进四的时候,中国队罚点球输给伊朗队。当时杜伊对裁判的判罚很生气,所以那场比赛结束他没有出席新闻发布会,由当时的助理教练欧楚良代表他出席了赛后新闻发布会。回到亚运村之后记者跟他联系,他也不接电话。等到第二天我找到了他,那时候可能情绪已经平稳下来了,才开始开口。

这是他第一次因为比赛没有打好而不出席新闻发布会,那个时候因为他刚来,我跟他不算熟,已经能从中看出他情绪化的性格。

今年7月6日在沈阳,国奥队打完越南队的时候,是由中方教练组的组长殷铁生代表杜伊参加新闻发布会,当时的解释说杜伊有点高血压,但记者们都知道,很重要一点因为当时虽然3:2赢了越南队,但越南队当天扳回一个球,当时杜伊挺生气,就不参加新闻发布会了。这种事在2007年也有过,国奥队因为打得不好输了球,杜伊也没有出席新闻发布会。像这种情况,我们记者回过头来看,发现不只一两次。

 ■世界杯预选赛后直言中国球员不如非洲球员

后来我对杜伊的采访渐渐多了,跟他也熟了,在他统领国奥队和国家队之后,我经常去看客队的比赛,回来时会交流,杜伊把他会怎么做,做出针对性的一些部署,第二天比赛具体的技战术想法都会告诉我。

在世界杯预选赛结束之后,杜伊跟我说的主要是抱怨,说各方面不配合,也谈到了队员的问题。他谈到了感觉很多中国球员甚至连非洲球员都不如,主要是职业态度。因为他曾经在非洲呆的时间比较长,他跟我讲过,非洲球员因为从小比较贫穷,把踢球当做是他们从底层走向上层的一种途径,平时踢球都是在玩命,但是他感觉到中国球员对踢球无所谓。

他说在二十强赛期间就感觉到这些球员体现在场上的不负责任,球丢了也不去抢。一场比赛的输赢对他们来说关系不大,或者哪怕不上场,不上场就不上场,和我有什么关系,只要有钱赚就行。他对球员这点非常不满。

 ■曾有预感他要为世界杯承担责任

而且在这个期间,杜伊就已经有情绪了,跟中方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产生矛盾之后,大家相互之间有一种不信任感了,包括他跟福拉多。

他曾经有预感似地说,世界杯输了之后我要承担责任,管理人员却不用。这个话是杜伊自己讲的,没错,国足历来承担责任的人都是主教练。

 ■下课后杜伊自嘲式问记者“你需要我的建议吗?”

生活中的杜伊其实很有幽默感,他会把这种幽默带进自己的执教中。训练的时候他会给队员起绰号,王晓龙的绰号马拉多纳就是杜伊起的。

被宣布下课了的第二天,我在训练场上又见到他。看他在场边,我就上去跟他聊天。他现在的称谓还是主教练,用架空来形容比较合适。足协的对外解释是因为身体原因暂时不负责训练和比赛。让他根据对手的情况给国奥队提提建议。所以他那天见了我第一面说:“马,你需要什么建议吗?这现在是我的工作了。”这就外国人一种特有的幽默方式,一方面是幽默,一方面又带着一些自嘲。

这是到今天我见他的最后一面。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想起说那天下午那种话?他说为什么我不能说?他还说反正我们当中有个人该离开,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呢。我说其实没有必要走到这一步,他说,有些事情我现在没法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