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真诚:政府的风险偏好应理性

(2016-06-06 01:26:15)
标签:

财经

房产

房地产

 

财经牛排

原“今日财经头条”

(6月6日)

 

 

[封面.观点]

 

陈真诚:政府的风险偏好应理性

 

        也许政府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有针对性地增强风险偏好,为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带头加杠杆。毫无疑问,应该说政府的动机是好的,是“积极”的姿态。

        只是,不能不看到的是,一方面,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上是分灶吃饭,尤其是预算外的非财政性收入往往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里相关人员或机构以及有利益相关的企业的利益相关,因此地方政府的主动利益驱动性和被动利益驱动性都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央政府的风险偏好过强,不理性,在执行上,到了地方政府层面,往往可能被进一步放大,进行风险偏好加杠杆。比如在资源不管怎么样总是有限的房地产开发用地出让方面,不管现实房地产市场形势如何,不管房价地价已经多高,不管市场和老百姓的呼声怎样,为了获得卖地收入,只要房地产市场成交或预期稍有起色,地方政府往往就会趁势卖地,且不断调整基准地价(说是调整,实际上从来只有调高),不断提升项目土地的起始出让价,影响地价房价预期,客观上为“地王”提供了推力。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风险偏好太强,一般会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货币政策刺激动能,银行资金及民间资金等充沛的流动性就会追随政府的风险偏好而去,尤其在当下股市低迷等有良好盈利预期的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就会集中集聚在政府风险偏好所指领域。在当前,国资企业尤其央企,在政府风险偏好和政府信誉背书下,往往能吸引巨额的银行信贷等银行资金和民间资金提供支持甚至参与其中,于是出现了“地王”频现多为国资造的现象。

        当然,“地王”只是政府偏好效果的一个窗口,房地产只是民生的一个方面,但足以警示:对于民生,政府的风险偏好需谨慎,应理性!

        (“财经牛排”首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