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科研工作的组织特色

(2008-06-26 07:18:36)
标签:

杂谈

    在科技部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大约有七、八个课题组。在这样的会议上,要费点心思,留心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更多的是再一次感受到政府主导的科技行动和体制内研究机构活动的若干特色。

    其一,政府是强大的,主要是因为它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资源,这一点足以让所有的社会组织(包括体制外组织)倾心向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又强化了社会不同科研组织获取资源的动力,甚至远远大于真正做事的努力;

    其二,体制内的研究组织非常关注上级领导和机构的评价,争取领导的眼球成为工作的重要冲动,因此,科研组织的运动化、表面化、形式化倾向比较明显,科研成果的应用层面和用户需求的研究严重不足;

    其三,习惯在传统体制内工作的研究人员,十分擅长在体系构建、概念界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些似是而非,大而不当的那些所谓观点,毫无实际意义;

    其四,囿于实际上是19世纪的研究模式,大部分专家,仅仅对于自己那个领域的知识有些了解,但是思维的封闭性完全不适应创新工作的基本要求,还十分容易用狭隘的专业眼界去看待广阔世界里他并不十分明白的一些事情。

     其五,体制内和体制外其实各自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体制内的活动完全不去考虑工作有没有价值,只要能够得到圈子内成员和结构的认可、有利于个人的职务迁升和圈内声誉的提高就可以了;而体制外的活动主体完全明白体制内组织的若干弊端,他们中的一些人原来就是体制中人,一方面批评体制僵化和缺乏活力是体制外组织的一种常态,另一方面他们并不拒绝可能影响到体制内过程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