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光教授
陈光教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93
  • 关注人气: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圈子里的“怪圈”

(2008-06-27 07:17:05)
标签:

杂谈

    昨天的博文中说到,每一个不同的圈子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它有意无意地造成圈内的竞争和一种秩序。知识分子成堆的学术圈子,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则”:

    第一,同行为仇。专业距离越近,相互之间的认可度越低;但是,在表面上会以礼貌的举止相互对待;但是在内心里总是倾向于减少他人工作的影响力。

    第二,优秀是错。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你比较优秀一点,有时候,尤其是圈内人会拒绝给你确定性的评价,或者因此会引来无数非议。另一方面,不太优秀本身也是错,在圈子内混了多年,如果业务上不被认可,大概也不好过的。

    第三,学伐无边。学术上有点名堂的人一旦担任行政职务,容易混淆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利的界限,以不适当的行政力影响他人的学术表达,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

    第四,专业误区。专业人士常常会泛化自己的专业特质,按照自己的习惯看待和要求不同的专业发展。

    第五,为名是图。学术圈子内的虚荣感,引导人们获得博士、教授、博导之内的名称,以至于做行政工作的管理者多是教授和博导。有一些人更是把教授、博导看成是水平和贡献的代名词。

    学术圈子里的规则不是一天形成的,圈子内的人常常会处在社会评价和圈子评价的错位之中,哪一个评价才真正有意义呢?

    如果学术工作能够带来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社会评价和圈子评价具有一致性;但是,如果学术圈子里的“怪圈”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毫无意义,人们完全可以鄙视它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