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参与重建的组织与引导
(2008-06-24 16:59:51)
标签:
杂谈 |
重建的内容大概不会像有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既包括生活状态恢复/经济重建,也包括社会重建/社区与社会网络重建/心理重建/文化重建等.各种内容之间如何协调,如何递进,其中重要的前提是灾区灾民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资源可以满足这样的重建活动.
其次,是重建多元主体的存在,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政府和单位/企业/NGO/志愿者/灾民等.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可能包揽一切.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灾民参与重建.
目前灾民参与重建的主要问题是,主动意识不强,信息引导不够,重建能力薄弱,灾民参与重建的方式途径比较单一等.我在灾区已经看到太多的坐等他人帮助的灾民,即使有一些自救自助的行为,也缺乏组织和引导.
灾害评估、重建规划由于专业性较强,灾民参与的程度可能不高,但是,也需要灾民或者他们的代表具备读懂财务报告和规划内容的能力;灾民参与重建的重点应该在需要长期完成的经济产业重建/社区社会网络重建和灾害心理重建等领域.因此,我们实际上需要有专门的灾民参与重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保证灾后重建的持续性发展.
前一篇:体制内与体制外:多方协调与发展
后一篇:惩治和预防腐败:规划还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