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来学院考察,正好是一位公共管理领域的同行专家.有机会表达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看法和理念.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同.
做学院和学科,必须看清楚世界同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公共管理在国际上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公共管理、政策分析与专门领域的结合。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也存在两个明显的取向,即“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政治学和管理学同样都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根据我们的办学情况,力争管理与技术相结合,我们选择第三条道路:公共管理的"技术学取向".
所谓公共管理专业内涵上的“技术学取向”或"技术取向",不仅是指公共管理本身的技术,包括基于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技术、公共关系与公共政策辩论技术、公共政策传播与公共动员技术、公共危机处置与公共服务评价技术等等,而且是指公共管理与工程技术学科有机结合,软科学与硬技术有机结合。这样一种公共管理专业内涵的界定和明确,在国内是不多见的,但却是我校工科背景下“大交通”特色的延伸和拓展,符合国际新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包括“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等博士点和相关工程学科的强力支撑。
公共管理的"技术学取向"必然要求人才能力结构上的"技能化取向".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应用为导向,政策与技能相结合,重视实践应用和技能训练是我们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的特色。我们培养的学生如何不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不了解行政管理的实际流程,不会用特定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就谈不上成功,更谈不上特色。将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政策分析工具结合、将学术理论训练与实际技能训练结合以体现公共管理人才的应用性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