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惠新:
就内部评价到底谁来做,我觉得不同的机构来做,结果会很不一样。我这里面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个经验。就是几年以前,中日友好医院,他们非常重视内部评价,他们每年都自己要做调查,对于患者做调查,对于自己员工来做调查。比如说每年对1000多员工做调查,评价他内部各个部门。但是,最后总是没有达到好的效果,他们有几个部门是非常差,可是就是没有办法给它拿掉。还有一个护士长,病人和所有的医生都觉得她非常恶劣,可是没有办法,一评的时候还是评不下来。后来,他们新来的院长就找到我们,让我们帮他做一下定位,所以我们给他设计了几个调查,其中有一个就是员工满意度调查。那么,这个调查完全是我们到他那儿去做,我们采取一些办法,就让他们完全是匿名的,不能够让大家知道是谁的,因为他们过去曾经有过这样,就是提了意见以后,他们领导去查笔记,到底是谁说的,这样的话以后就不愿意说话了。所以,我们为了解除他们顾虑,就说这是北京广播学院调查研究统计所来做的。而且,我们当时叫他们填完以后扔到箱子里面,我们就封了拿走。结果那几个差的就排在后面,很多红包问题过去从来查不出来,这回真的查出来了,还有护士长也被评在这里了。刚才说的不是能不能做,而是让不让做,我觉得这一块是大家共同来呼吁的。
陈光:
现在政府也在做目标考核,现在是不是有新的评价体系,如果有的话和已有的怎么衔接呢?
王传东:
我不知道外界目标考核什么样,根据我们到外面了解到的目标考核就是每年做几个重点工作,这就是目标考核,我估计全国各地大多数都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叫绩效评估,是不一样的,既有重点工作,也有常规的一些指标。我们现在叫四个力,第一个叫执行力,每个部门都承担了党委的职能,个性化职能履行的怎么样,这个叫执行力。还有一个包括国家、省里、市里一些重大的,临时性的,中途的决策如何贯彻落实的。第二个,公信力,我们现在老百姓对于党委和政府的信誉度普遍来说比较差。那么,我们做了几个指标来衡量一下,这个地方或者是这个部门,它的贡献度怎么样。比如说包院长说的信息公开条例还没有。第三个,回应力,社会发展是很快的,人民群众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很快的,需求很多的。那么,党委和政府的职能转变,他们整个回应是比较慢的。另外,它的职能转变,说方案要转变是更慢的,更加滞后。那么,我们这些诉求,我们如何在我们职责范围之内,或者是我们跟我们关联度高我们如何进行回应。比如2003年非典,我们很多部门没有发现,卫生部门就有发现,这个应该说与它的关联度最高,那么我们以后在突发事件当中,就要由关联度最高的部门引进这个事。还有发展问题,内部发展潜力和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