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评估:内外部视角的交集(7)

(2006-12-30 22:59:20)

    在2006年12月19日第二届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我主持了“政府评估:内外部视角的交集”的专题讨论。以下是讨论实录。

陈光:

    就像刚才各位所讲的一样,我也有这样的感觉,第三方评价越来越显示出社会影响力,但是应用好象还有一些距离。政府绩效评价跟政府应用挂钩,但是可能有客观公正性不太全的问题。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哪一种类型评价偏重于内部评价,哪一种类型评价应该更多引入第三方评价?我看看你们在做实际工作当中,有什么考虑?把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评价,一类是第三方评价,但是各有优缺点,从你们实际工作当中怎么样找到它们的交集?

梁乃文:

    我们湖南在政法干部系统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主观内部综合第三方的评价。我们民意调查在政法干部考核当中100分占了20分。但是,其它一加一把一些硬指标的检查,包括他们内部的考核,这个是占80分。

陈光:

    老师你们呢?

包国宪:

    我们纯粹是一个外部评价,因为我们自己觉得评价一定要强调它的功能性,刚才王主任也讲了这个,为什么要评,评它干什么?我们去年2005年的时候,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要制定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通过评价这个,了解非公有制企业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政府哪方面做的还不够,还期望做什么。根据这样一个目的,设计我们的指标评价体系,寻求我们评价主体,寻求我们评价方式和程序,最后为政府提供一个报告。通过这样一个办法,它的功能性就是制定非公有性企业的发展政策。今年的评价,评价主体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希望从总体上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这样评价主体远远是非公有制企业是不够的,我们就增加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通过这些的评价,就相当于扩展了评价主体,增加了评价主体的范围,从而得到了更加公平的一种评价。同时,通过这样一个评价之后,给政府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报告,利于它制定整个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政策,改善它的经济发展的环境。至于说我们正在做的就是相当于一个综合评价,包括内部的,包括外部的这个可能还正在研究之中。

梁乃文:

    我补充一点,刚刚讲的干部考核,因为牵扯到一票否决制,我们考虑的是内部评价,以及第三方社会公众评价。另外来讲说到某一个项目是不一样的,像我们在去年4月份启动了一个带沂蒙山门票的调查,沂蒙山是湖南一个景点,政府决定在五一的时候由十五块钱涨到四十块钱一张票。在这个时候,我们民调中心和媒体做了一个配合,进行了沂蒙山的调查。因为这个调查,最后就引发了国家发改委,因此整个媒体的评价,包括新华社向全球发通稿,引发了向工人日报等等,最后由发改委等有关单位紧急写文,在五一前暂缓全国景点门票涨价。一个项目功能点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评价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陈光:

    我们学校内部有这样评估,如果请零点来做有没有可能性?有没有什么效果?

温来成:

    这个从理论上来进,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而现在现实问题就是政府垄断。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对高校的评价由教育部来评价,不是让社会来评价。包括实际上我们官方对于社会对高校的排名基本上都是不支持的态度。从这个方面来讲,反映了我们国家政府对于政策评价这个市场的一个态度,所以基本上仍然是在政府的垄断之下。刚才我讲了就是说我们国家许多评价是以内部评价为主,像在预算上,我们国家财政部搞了一个财政监督局,财政部下面还有一个投资评价中心,就是说对于这个全国国有资产的投资由它来评估。这个大桥建的合适不合适,符合不符合社会需要,由它说的算。包括我们在98年到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到底拉动经济增长几个百分之点,是财政部自己说增长了一到两个百分点,也不是哪个社会机构说的。因此,对于这种可信度还是比较差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说民间机构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说政府让不让民间机构做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