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多理论,中年讲务实,老者又回归理性状态,这是生命历程的否定之否定吧。年轻时,只会说不会做;成熟时会说也会做;晚年时,只说不必做。
长期读书、教学、演讲、思考,渐渐理性成分较多。但是即使是在抽象程度很高的领域,我一直有着实用化倾向。在哲学领域,喜欢讲“实用哲学”,在科技领域,喜欢做政策性研究。如今做管理,做学院,做学者,不能没有学术。但是,留心处处皆学问,学问贵在要管用,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此为人间正道。致用之路有三条,条条均可通罗马。
其一,致用可以从关注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开始,观察渗透思维,现实引导题目。经过一段所谓的调查、分析、研究之后,又将结论复归到现实中去。学术语言为“模型外推”,也就是看看所思说想,到底管不管用。
其二,可以跟踪一项事态发展,事情发展的程度导引思维的进度,研究与现实同步,此为“行动研究”。研究主体近邻事件发展,研究的结论几乎与事件的结束同时到达。
其三,亲身参与到社会进程或组织演变的管理中去,事件的主导者、观察者和研究者,混而一体。这种状态需要机会,从研究角度讲,时间不必太长。但所得经验极为宝贵。而且,当其研究为辅时,凸现出做一些实实在在事情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