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在乐山开会的机会,去了四处地方:犍为的文庙,沙湾郭沫若故居,乐山乌木珍品博物馆,乐山师范学院,四者本来没有什么关系,一路走过,却也产生一些可以串连起来的感受。
文庙以纪念教育家孔子而建,犍为的文庙规模满大,据说是全国第四,西南第一。有意思的是一所学校曾在此办学七十多年,在孔夫子身旁学习,与大师厮守岁月,那些老师和学生应该是最幸运的人。
郭沫若是四川秀丽山水的骄傲,但是走出故土才真正成就了一代文化大师的博学。大江大海,如此惊涛骇浪,而它的源头是那样的潺潺细流,平缓而寂静,犹如那座没有喧嚣的“故居”独处在小城之中。真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
我一直没有关于乌木的知识,乌木原来是原始森林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埋入河床之下千年万年,后被人们发掘而重见天日的奇特之物。木质已经炭化,或坚硬,或松软,水流冲刷,石子碰撞,岁月使得木头变得千姿百态,让人惊叹不已。瞬间与永恒,激越与沉寂,原来都是真实存在的。相对于乌木形成的时间,人的生命实在不过一瞬。与我同行的大学校长书记和知名学者也都感叹“人生苦短”。
乐山师范学院与山水融为一体。培养的学生,将成为培养学生的老师。以师为业,就有机会延续一种生命。不用追求惊天动地,这年头,最难的,就是潜心、静心,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不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