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感觉通道视觉 |
分类: 育儿心得 |
写在前面:我们通常在通俗意义和专业意义上使用感觉一词,此处感觉主要作为专业名词使用,主要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反应,人拥有五官,眼耳口鼻舌,相应的便有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加上手的触觉的这样几大感觉。比感觉更高一级的是知觉,是将感觉到若干属性综合进而得到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此时感觉通道得来的若干年个别属性进行综合,因此感觉是心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个体知觉的基础,也是想象、记忆、思维等各种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因此,幼儿的感觉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点妈将逐渐从这几种感觉角度分别讨论如何全面开始感觉通道问题,在此主要是谈论开启这些通道对于人的智力发展以及认知发展等相关功能,敬请关注。
视觉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人统计过认为大脑处理的信息有80%都是视觉信息。科学家对于古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的求索也证实了视觉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发现,“尼安德特人的眼眶平均比一般人长6毫米。尽管这听起来差距很小,但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需要运用更多的大脑区域来处理视觉信息,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冰河时期的适应能力,并最终导致了灭绝。”这是个很有趣的结论,却从侧面表明了视觉信息在大脑所有信息的绝对霸主地位。
对于幼儿来说,开启其视觉通道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认知发展和智力发展,也有助于孩子获得精细的辨认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后续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我认为对于培养宝宝的对世界的美的认识和体察,提升幼儿热爱生活即正确的情感发育也非常有好处。家长应该有意识的教宝宝用视觉通道认知事物以及其属性。
1、识记颜色。
点点识记颜色很早就开始了,并且早就会辨别各种不同的颜色。因为他看到的物品的第一个性状就是以颜色标识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各种颜色的彩泥,色彩纷繁的大自然,这些不同的混沌的物件究竟按照什么样的逻辑来归类和认知,颜色是一个非常好的逻辑。
借助于对颜色的认知,宝宝可以获得对世界的类别的认识,结合不同物件来认识来培养宝宝对外界事物的体察,如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反过来什么是红色的?这些颠过来倒过去的问题就会让宝宝充分的动脑,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来得以完成。
2、识记大小。
大和小是宝宝最容易习得的视觉概念了,仿佛很简单,其实在宝宝那里没有简单,虽然认识很简单,但是关于大小的比较以及游戏宝宝是乐此不疲的。
点点很喜欢玩这类游戏,有一天家里吃排骨,他吃了小块的肉,将自己吃过的肉骨头举起,看着我吃过的大的肉骨头,将小的肉骨头摆一摆,贴近了大的肉骨头,还故意学小宝宝的声音喊着:妈妈,妈妈!我见状也举起大骨头说,宝宝,宝宝,他非常开心,此后只要遇见大的和小的就开始玩这个游戏。
洗脚的时候小脚往我脚上一贴,就说,妈妈,妈妈。大脚妈妈,我来了。看见一个小棍子就对大棍子说,妈妈,妈妈!进行着各种有趣的角色游戏。
3、识记明暗。
点点现在渐渐有了白天和黑夜的观念,对于光刺激的强度的感觉也很敏锐,看见太阳光就说很刺眼,卫生间的浴霸一开也嚷着说很刺眼,借助于他自己的表达,我知道了当前的明暗状况是否适合他的需求,我发现通常对我们比较适合的光线强度在他那里是躲避不及的强光,所以识记明暗家长也要教给宝宝,有助于宝宝准确表达其视觉感受度。
4、识记形状.
形状应该是宝宝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起点,因此对于形状的识知相对是比较缓慢,但是基本的认知是打开宝宝视觉通道中比较重要的一环,点点对于形状的认识得益于彩泥,他一开始钟爱棒棒糖的形状,也就是球型,然后长条,扁扁的,细细的,星型等逐渐了解了,就获得了对形状的基本认识。不过这一点和上面三种维度比较起来确实慢一些。
5、辨别细节。
幼儿天生对细小事物感兴趣,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个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其实无论是否具有敏感期,对于孩子的视觉敏感性的培养都很重要。如看书时,不仅仅要讲故事的情节,而且要引导宝宝去看一些细节,如小兔子的耳朵是翘起来的,长长的,大象的鼻子长长的,功能也很多哦。绘本里的细节一般都是精心设计的,引导宝宝去观察,让他学会去精细的观察,准确的表达其益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6、学会比较。
不仅如此,宝宝的视觉能力还需要通过比较来得以发展,有一次在看《幼儿画报》时,左右两幅图有几处不同,要求宝宝找出来,我随意给点点讲了讲,以为他不会懂,谁知第二天在看这本书时,他直接给我找了出来,后来再看到一些不同的画面,让他找不同,他也能找出来!2周岁的孩子,学习能力令我惊讶。从此后我就刻意给他提供一些这样的材料,让他找不同,虽然不能百发百中,但是这种活动对于开始宝宝的视觉通道非常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比较活动自然也可以随时进行。
7、日日求新。
成人对于自己视觉中的事物几乎可以用熟视无睹来表达,一方面是日复一日环境的重复性,另一个方面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没有正确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视觉通道,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同样。爷爷奶奶带孩子通常就是局限与自己家门口的环境,而我则不同,有时间就带他出去逛,尽量每天都让他观察一些新的东西,利用自己的视觉。
我们观察过路边的烧饼小摊,看看师傅是如何摊煎饼;
我们观察过爷爷如何挖山芋,奶奶如何缝补衣服;
我们去蛋糕房观察过师傅做蛋糕;
我们观察过老爷爷是如何补鞋的;
我们观察过装修师傅如何装修房子;
我们观察过挖土机如何工作……
一切生活中的普通事件都可以成为宝宝“日日求新”的素材。
在乡下生活虽然没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儿童馆、有特色的景致等,但宝宝的视觉认知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中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还有个非常搞笑的说法,我曾带点点看路边的一个俯冲的小溪,告诉点点,这是瀑布。虽然不甚准确,他最起码知道了这个词以及它的大致意蕴。所以是否有心,是否陪伴以及因地制宜,日日求新也并非难事。
想起一天点点问的一个让我语塞的问题,妈妈,什么是枯萎?枯萎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回答呢,如何用一种既能让他听懂又正确的说法呢,无他,只有把他抱到外面,指着一个凋谢的树叶说,你看,这个树叶本来是绿色的,现在干巴巴的就是枯萎啦!对于幼儿开启他的视觉通道实际上就是主动刺激他的认知,让其不断追问,不断思考,随之各种关于根茎关系,光合作用才有了学习的基础吧。
前一篇:育儿也应该恪守“中庸”之道
后一篇:孩子偶尔做做“坏孩子”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