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
分类: 育儿心得 |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借助于儒学的兴盛深深地渗透到每位中国人的血脉中,一般是指中正、平和,凡事不可太过,有度才是最好。所以不偏谓之中,不易之谓庸,在育儿中也应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
听到了一个育儿的案例,很震惊,真的好想找到她把这段话说给家长听。
一位母亲对待自己的幼子百般宠溺,有求必应,孩子所有的要求都会尽可能满足,说的夸张一点,就是孩子要天上的月亮,母亲都会想方设法搭个梯子给他摘。一次,儿子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为了更好的玩这个游戏,儿子提出要家里人帮他买个智能手机,这在他们家是个很奢侈的的要求,因为经济条件并不太好。
但是母亲执意要给孩子买,父亲稍微理性一点,分析了诸般条件之后,认为这在他们家是个非常不合时宜的要求,母亲给出了一个理由说:你忘记了他死去的哥哥了吗?
父亲默然无语,拼凑出金钱买了一个昂贵的手机就为了让孩子玩这款游戏。孩子本来挺聪明的,由于父母的骄纵,加上沉溺于游戏,成绩很快一落千丈,最终辍学,成了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
如此的宠溺皆因长子的不幸身亡。
小夫妻年轻的时候生了个聪明乖巧的儿子,本应该好好爱他,珍视他,好好经营自己的小生活,结果两人性格暴躁,经常吵架,更可悲的是吵架之后动辄拿孩子撒气,孩子有点小错就随意打骂,据说一次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就把孩子的头摁着往水缸里呛,这样的恶性暴力事件在他家里经常发生,久而久之,原先聪明的孩子成绩渐渐下降,父母更是加重惩罚,竟然使孩子不看心里重负,得了精神病。一天夜里,孩子误食过量药物,不治身亡!
父母这才恍然醒悟,尤其是母亲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在经历时间流逝,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之后,夫妻决定再生一子,苍天大度,又赐给了这对夫妇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父母又一改以往的对于孩子过分严厉和苛刻的做法,又走向另一个宠溺骄纵的极端!
两个孩子的悲哀!过犹不及的教训!
人生做事凡事最忌极端,育儿中尤其如此。家长给孩子的爱也需要张弛有度,而非极致充盈,多多益善,更要注意爱孩子的方式,你如果真的爱孩子就不可以溺爱他,溺爱孩子表面上是爱,实质上是害,是大害!
不仅是对于孩子的爱,一些育儿准则同样也是适用。如是否打孩子,有的人强调万万不可,狼爸则认为可以把孩子打进北大,双方争执不断。点妈认为从来不打的孩子能成才是父母的风格(如善于讲道理、和孩子相处时间多等)、孩子的秉性(比较柔,爱听正面话语)以及环境的交互作用的产物,而通过父母的鞭打方能成才的也是要依赖于父母的风格(如父母比较严厉,话少)、孩子的秉性(比较糙,挨打根本不会造成丁点伤害尤其是心理伤害小)以及周围的环境。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我们还是需要一种中庸的视角,虽然有的时候会缺乏个性,但是同样风险也是最小,适用度最广。
前一篇:当今家长应警惕的五种爱的误区
后一篇:如何全面开启幼儿视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