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队买队服的钱给了谁 这是另一种腐败

(2007-12-21 21:21:02)
标签:

体育/竞技

分类: 足球评论
 

国家队买队服的钱给了谁 这是另一种腐败

 

科特布斯就是个俱乐部,能有机会和别国的国家队比赛,挺幸运的,所以个别队员比赛后换换比赛服,可以理解。可是刚拿到手里又被要了回去,不免有些郁闷。

 

当然了,和中国比赛呢,怪事比较多。本来外国人看中国人,就像中国人看外国电影,觉得对方模样都差不多,万没想到认清中国足球队员难度更大-因为每个人都剃了板寸,了无特点,像极了我们踢的球。我就是奇怪,当初李晓光和唐鹏举主事的时候,他们就拿着推子追着队员剃劳改头;可是都快十年了,中国队的技术风格没继续下来,可是剃头的传统没丢。尤其昨天李金羽那个发型,和蔚领队的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是亲兄弟,就是父子兵。想想两个领队的脾气迥异,可是在剃度这件事上却惊人的一样。

 

话再说回来,节约国家队队服这个传统就更古老了。当初年维泗老爷子为自己选接班人,看好王俊生,就和节约队服有关系。守门员王俊生被调整出国家队后,没有一句怨言,不像去年肇俊哲和李金羽被媒体抓了把柄。当时,年轻的俊生把国家队队服洗干净,叠的整整齐齐,交还给了队里,让年指导感慨万分。

 

剃头和节约本身都不是坏事,至少对于我这个生于70年代的人来说,很容易接受;但是这两件事却是个经典的标志,鲜明地反映出中国足球时下的体制本性,还是专业的体工大队那一套,足球改革已经完了。

 

专业体制时代,球队的一切费用来自于国家拨款,更何况国家都不富裕,队服能少准备就少准备,节约一点是一点。可是,职业化了,现在国家队的运作应该是商业化的,盈方每年的投资是中国国字号的商业价值换来的,这个钱的性质和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这时候无原则地强调节约,连国际A级比赛后交换队服的惯例都无法实现,就一定是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最近就盈方和中国足协的合作,在网络上面出现了大量的议论,精彩热闹。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了那么多不和谐的声音,而在国际管理集团和王俊生合作的时代却显得相对平静?我看主要原因是后来的领导自身改革的思想不坚决,或者说,他们坚决地把中国足球又拉回了政治上面更加保险的专业时代。

 

如果完全按照市场模式运作中国之队的赞助,在谈判之前,就应该针对国家男女队各个层次的多支队伍在几年内的花费进行预算,这个预算应该非常细致,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每个年度的经费相对宽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底线,再和对方交涉。只要能够达成协议,就说明那个最终确定的价格一定高于当初的预算;因为达不到的话,中国之队可以把每个项目分别承包出去,同样会拿回不菲的收入。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国家队就是个商品,是一个国家所有足球队里面最有商业价值的球队,国家队缺钱,说明管理者没有把工作做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提足球强国,即使是泰国和马来西亚,国家队也可以卖出好价钱。

 

但是现在领导的思路是“业余”的或者说“专业”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足球改革初期的洗礼,对国家队的市场价值判断出了问题;再加上工作不够细致,预算做的不好,缺乏管理和市场的能力。这个问题十年前就有,但是至今没有解决。

 

昨天比赛结束之后,许多人都针对比赛本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应该用谁不用谁,打什么战术等,我觉得这都不对。以前我不喜欢阿里汉,记得朱广沪刚当国家队主教练时,我还对朱指导说过,那个阿里汉都用的是什么人啊。他世界杯小组赛被打跑了,我就更认为他不行。可是后来,我相信的朱广沪也没有打出成绩,这一年拉杜的组合高开低走,无非也是在延续着中国足球从阿里汉到朱广沪到现在的下滑趋势,现在有几个人真对这两支队伍报有希望呢。所以,我坚定地认为,现在中国足球的问题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就是最上面的决策,是个和“发型”“队服”密切相连的问题。

 

刘建宏提出了“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我非常赞成。如果展开说的话,就是三点,这三条不解决,请来特鲁希埃和卡佩罗也没有用。

 

一是领导自私短视。国家队现在窘迫到要节约每一件队服的程度,是因为资金出了问题。每年盈方给中国足协固定的费用,花多少、怎么花归足协自己掌握。从去年到现在,单就马良行的变故让中国足协在请外国教练(多曼斯机和伊莎)方面凭空增加了年度40万美元的开支,而这笔钱可以买无数件队服。许多人担心,世界杯20强比赛万一中国队完蛋,拉杜走人怎么办。答案会非常简单,就是中国足协继续花钱请外国教练,只不过是这里费用增加了,就拆东墙补西墙,砍国青国少女足的费用。现在足协的规划连半年都出不去,只要度过眼前难关就好了,其他的根本就考虑不过来。

 

二是专业思想作怪。专业体育是国家办体育,行政办体育,我们专业打业余的时候,可以拿些金牌;到了足球这个项目,碰上真正职业的对手,成绩就免谈了。国家队和国奥队比,世界杯是职业的,难;奥运会是业余的,简单些;所以领导们看的清楚,真正可能出成绩的只有国奥队,所以就狠狠地赌这边,超男就跟着国奥队混。即使都赌输了,领导仍有后手,就是政治方面形象好,不出问题。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就是专业时代的口号嘛。所以运动规律不重要,队员军训重要,这是足球的“政绩工程”,所以他们必须剃板寸,就必须减少联赛的竞争性,所以就必须南北分区,必须在升降级上打主意。

 

三是只对上面负责。在国家队和国奥队两大任务都在的情况下,最理性的应对办法就是在6月底以前以国家队为重,拉杜都过去,超男海归都过去,倾老中青三代之兵全力出线;7月之后,全力备战奥运会,因为国奥队有了一年多的基础,一个月的备战时间够了。但是,领导不这样做,原因是总局对参加奥运会的队伍有训练天数的硬性规定,宁肯大家在一起“一不做(事),二不休(息)”,也要坚持这个形式。通过以前的事例可以看出,现任足协的负责人不会据理力争,只会硬着头皮执行。我只是给领导进一言,如果除夕之夜,由于重视不够,中国男足惨败,成为全国人民的愤怒焦点,追究下来的人可能就不是总局这个级别了。事关和谐社会的大事,更大的领导追究下来,恐怕想平级调动都不容易了。

 

谈起中国足球,就很难过,眼看着越来越不行,但就是干着急使不上劲。我期待各界有良知的记者和评论员少围攻主教练,多勇敢地指出领导的问题,勇敢地向领导的领导反映,向领导的领导的领导反映,我们就会有希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