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谢强
谢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05
  • 关注人气:1,4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亚龙的讲话令人不解 到底谁是组织

(2008-01-03 10:10:42)
标签:

体育

分类: 足球评论
 
到底谁是组织?
 
谢亚龙接受采访,透露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意思,当然这个意思似曾相识,就是足协主席这个位置是“组织”派送给自己的。“组织”让干就干,不让干就不干。我的疑问是,到底谁是“组织”?
 
很反感一些干部把自己的上级说的像黑社会一样。在我们的体制下,至少从理论上说,“组织”的基础应该是工农群众,是普通的球迷;从常识来讲,“组织”的内涵应该是足球业内的协会俱乐部,以及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懂得这样一个起码的道理,领导的眼睛就能往下面看,往下面看才能看见自己的良心。不知道怎么闹的,近几年来,“组织”和群众的想法越来越远,这是非常危险的。
 
凡是被主席领导过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过被业务指导的经历,而且这种类似于球迷的狂热正在疯狂地传染着其他干部。长期在足协做官员的人,至少都酷爱这项运动,长期参与具体的比赛,都在技战术方面跃跃欲试,虽然这批干部里,没有几个在踢球的时候搞出过什么名堂。结合自己说。我在教练席上经历过的比赛也有上百场了,又总是帮助传达主教练的意图,时间长了,就觉得是不是我自己也能搞一搞。当翻译的时候不敢,可是万一我当了主席,有了“组织”的靠山,可就不一样了。
 
前两天看一个照片,是国家队新年吃饭聚会,李玮锋和肇俊哲和谢主席举杯。这两位在球场上的悍将,看谢主席的眼神却是温柔的出奇。在我们这个地方生存,把自己的内心裹得越严实越好,大头和小肇心里是不是真看得起老谢,只有“额地神”才知道,但鉴于“零容忍”和“连坐”制度出台,大小两位队长和领导撒一下娇却是十分必要的。上一次“零容忍”的时候,谢主席就把李玮锋在国家队的帐连坐记在了申花队的身上,搞全面停赛,经过了整风的李玮锋自然会懂得了“媚上”的好处。我可以进一步设想,当谢主席要求李玮锋在场上顶出来而不是收进去的时候,大头的下一个动作就一定是“组织”的、而非技术的了。
 
商瑞华多次抨击足协领导干预主教练工作,随便一个技战术的评论,只是因为出自“组织”之口,教练员就不能不听不考虑,即使这个领导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踢过一脚球。可是听了他的,和听了队医翻译的有什么区别?领导的任务就该像好的老师,不是给人“鱼”,而是给人“渔”,就是钓鱼的方法;真看不上眼前教练的水平,不该用自己更业余的水平去指导别人。该给他的不是一条技战术的建议,而是一个培养他们水平的体制。可是谢主席执政以来,除了在训练比赛内容上喋喋不休之外,在教练培训方面到底做出了什么大的动作?
 
当问及对中国足协工作方法上最深的感悟时,谢主席说“足协长期用行政方式管理市场、管理社团,所以自身也长期处于混沌状态。”我请主席加上用行政方式管理技术这一条,而这正是主席自身的问题。为什么足协越来越多地出台行政举措,而且规矩变来变去,就是因为这个行政组织在主席的领导下越来越贪婪,以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规章”越多,“规章”的时效越短,这背后官僚的权力就越来越大,这个组织的官僚性质也就越来越强。
 
比如联赛成绩是检验俱乐部赛季准备期体能训练最客观的标尺,但是体能测验这个主观性极强的制度,再加上可以有多次在不同地点的补测,就一下子扩大了足协官员的权威。本来任何一支国字号队伍都有常识性的规矩和赏罚规定,但国家队和国奥队的那个纪律手册越来越厚,惩罚措施越来越新鲜,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衡量尺度的模糊,而这正是在加强领导个人的权力。作为足协主席,一个依靠“组织”的领导,如果不了解“组织”可以行政得非常疯狂而不加以抑制,甚至主动“组织”一切,其结果必然是混乱不堪。
 
“组织”是谢主席最大的招牌,也可能是最大的护身符。但中国足球的日益没落让我不得不开始厌恶这个所谓的“组织”了。
 
发表《足球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