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政实施四月,阻力来自何方

(2007-07-30 22:58:19)
标签:

房产

评论

分类: 评说地产
      8月8号,江岸明珠289套住房将正式开盘,这是我市第二个利用网上报名,现场摇号方式销售的商品住宅项目,在其后,汇成名郡、长江长、中央城、奥韵康城、月桂苑、银湖波尔卡国际花园、醇美华城、明日星城等一批项目,都将在下半年开盘上市,每次供应量都不在三万平米以下,折合为一百平米一套的住宅,意味着每次开盘都有约300套住宅,这意味着4.3房产新政以来,我市楼市供应真空期即将结束,房产市场即将迎来难得的供应放量期。新政进入见效阶段。

 

    要说房产新政的影响,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是就这四个月以来新政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造成的一些现状,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的。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相关的报导已经不少。

 

    一、土地清理遭遇拆迁瓶颈。
    4.3新政六项措施中,有两条跟土地有关,一条跟加大拆迁安置房建设有关。新政中要求开发企业加大开发力度,尽快完成开发,早日向市场供应商品房。与此同时,市政府也与各区政府签订了拆迁进度责任状,国土管理部门也定期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经营性土地出让情况及开发现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一个怪圈很难破解,即:政府向开发商要房屋供应,开发商向政府要净地,政府再要求拆迁地块上的被拆迁户尽快搬迁,而被拆迁户又向政府要房屋供应。转来转去,又回到了起点。
    在我市84个房地产项目中,80%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区域的开发无一例外地遇到了拆迁难题,镜湖区有左岸、融汇、醇美华城等;弋江区有长江长、奥韵康城等;开发区有银湖波尔卡花园等。拆迁难造成了开发进度的放缓,进而造成市场供应量的减少,导致房价一定程度上的上涨。而纵观上述因拆迁问题影响了开发进度的项目,拆迁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拆迁安置房项目建设滞后。这里不得不说一说滨江公园的拆迁问题。为了配合重点工程建设,首批响应搬迁号召的被拆迁户已经在外漂了两年多,而原先订好的重型安置小区内的安置房至今不见动工。他们没有想到,安置房项目建设也遇上了拆迁难题。人的口碑是很重要的,重型安置小区建设缓慢很快在本市尽人皆知,直接影响到了其它拆迁地块的被拆迁户,在协商签订拆迁协议时,很多人提出要看到安置房才会搬迁,光有地皮不行,得有现房。
    二是拆迁补偿制度存在一定问题。按照我市的拆迁补偿制度,被拆迁户的拆迁补偿按拆迁公告上墙日期时所执行的政策标准为准。但是在现实中,一个地块很难一次性拆迁完成,有的一拖就是好几年。比如左岸项目,该地块上有被拆迁户表示,公告上墙日期是2003年,而现在已经是2007年了,按03年的标准补偿07年的拆迁,他们当然不会同意。
    三是拆迁政策执行不够严谨,随意性较强。可能是为了完成与政府间签定的拆迁进度责任状,各区政府在拆迁实际补偿中都有了相应的土办法,另外,由拆迁事务所承包拆迁,其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政策执行极不规范,群众反应较大,另外也导致被拆迁户普遍有“当好钉子户,多得点补助”的思想,拆迁起来更为困难。

 

    二、规范市场遇到落实难题
    4.3新政,打的是组合拳,讲究的是协同与配合,以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但是协作发生了问题,落实也岌岌可危。
    1、新建商品房中“预售价格”的玄机。最近房管部门一项新措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裸售”,即公布每套房屋的实际成交价格。事实上,这项措施的出台过程实在是出于无奈。自从我市商品房预售采用摇号方式取代排队之后,一些过去以各种方式对外卖过房号的违规企业为了收拾好残局,动了不少心思,想出了一些对策,其中之一就是高开低走。即向物价部门报送的备案价格定得很高,让普通购房人望而却步,之后以超低价格卖给原先买过房号的购房人。比如泰华家园15幢,开盘一周内成交的房屋几乎全部是采用高开低走销售的。由于商品房价格实行市场定价,4.3新政后,政府将备案价定为最高售价,要求开发企业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不得突破该价格。但是对于备案价定多少,以及远远低于备案价出售房屋,就目前而言主管机关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加以限制,因此只好公布实际成交价,让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了。
    针对这一现象,我曾经向主管部门提出过建议,即各项目开盘,预售价格仍由开发企业自主申报,但是在其销售成交价上设置一定的浮动幅度,比如申报单套房屋预售价每平4000元,那么该套房屋的实际成交价不得低于申报价的95%,即每平3800元。这样即保证了房价仍然实行市场定价,又防止了开发企业的高开低走,以及国家税收的流失。
    2、新建商品房中的“司法查封”之谜。刚刚销售的香格里拉五期150套住宅,尚未开盘就出现了7套司法查封限制销售房,而且这7套房屋位于不同楼幢,皆属于最佳楼层。我们知道,司法查封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涉及刑事案件的查封,另一种是涉及民事案件的查封。前者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后者了,即香格里拉五期因涉及经济案件而被某法院司法查封限制销售了7套住房。但是这可能吗?
    其一,法院司法查封有着严格的程序,首先肯定有上诉人,根据上诉人的请求及提供的担保,人民法院进行司法查封。一般都会首选冻结账户,其次才是对房屋的查封。但是在查封房屋时,法院一般都是整幢楼,或整层、整单元地查封,不可能挑楼层挑单元进行。
    其二,纵观这七套房屋,案值超过300万,在芜湖只有中级人民法院才有这查封权限,区级法院查封权限都不会超过60万。如果把伟星置业名下其它项目中的司法查封房算在一起,共有81套,价值超过4000万。究竟是哪家法院,或哪几家法院查封的呢?我们不得而知。
    怪异的司法查封限制销售房,说白了实际上就是开发企业为了堵先前卖房号的漏洞而搞出的另一个对策。10%的保留房数量对伟星而言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另辟它径了,于是就硬来个“司法查封”。可单靠伟星一个开发企业,能够改变网上数据吗?没有政策的妥协,这7套司法查封房会出现吗?香格里拉五期妥协了,未来的圣地亚歌呢?也会妥协吗?规范市场的新政能走多远?说真的,我心里真没底。
    2、规范中介市场中相关部门的不配合。4.3新政中,有关住房二级市场的规范中重要一条就是“加强对二手房市场的监管,严禁期房转让并严格执行相关税收政策。”新政实行四个月来,中介挂售期房的行为遏制住了吗?翻翻每周一的《大江晚报.江城楼市二手房》,中介登载的转让信息中左岸、天和苑这些期房并不少见。为什么会禁而不止?问题出在协作上。新政实施以后,房管部门接二连三地发出通告,给一些继续挂售期房的中介示以黄牌警告,并表示“移交工商部门处理,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但是工商部门处理了吗?处理结果在哪里?石牛自此入东海,一去不还无消息。
    由于取消了资质限制,针对中介的管理最主要的职能部门还是在工商,但是工商往往不知道哪些是期房,需要房管的通报,但是房管通报后,工商又迟迟不见动静,一来二去,谁还会把房管的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当成一回事?所以,某些中介大可以期房照挂,照旧违规。
    此外,针对二手房市场中介环节暴露出的问题,公证机关“过户代理委托公证”已经普遍为中介所利用,欺瞒客户,坐吃差价的行为也在多家中介中存在,我市的中介行业亟待规范。

 

    三、舆论宣传遭遇力度疲软。
    说实在的,芜湖电台人,还是得承认平台不够强。4.3新政以后,我们节目一直在宣传今年下半年住房供应量的充足,宣传眼前的供应量下降仅是暂时的。但是无论从中央城开盘的排队,还是从这次香格里拉的摇号,不得不承认,我们节目听众面是有限的,仍然有那么多的市民对此一无所知,仍然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声称房价的上涨都是政府调控造成的,有一些无心的群众信以为真。
    比如近期就有传言,就是因为4.3新政,才导致了市场供应但锐减,进而导致了香格里拉五期定价4773.63仍然引发抢购。在这一点上,我们坚持一贯的宣传,即宣传3万平米起预售的政策在中长期可以有效防止开发商分梯度上市推涨房价,虽然目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市场真空,但是从长久来看,还是有利于广大购房人的。这些效果与好处,将在8月以后得以体现。
    平台力量有限,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不够,从个人或节目的角度来说,我也只有除了广播之外,在网站上、《芜湖楼市》杂志上多多笔耕,解析4.3新政的效果体现,公布下半年房源情况,驳斥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从4.3新政的制定和出台来看,我们的政府是有责任感的,能够体察社情民意,也有一定的魄力与胆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险象环生。希望政府能够看到这些困难,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言而有信,取信于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