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见闻之三:逝去的亲人

(2009-02-20 01:39: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我们家族对于祭拜祖先历来是很重视的,我们那叫上坟。每逢春节、清明等几个节日,家族成员,特别是我们这一辈分的,不管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约好了时间,就一起浩浩荡荡地去村前坟头上坟了,在坟前烧纸,有时还放鞭炮,再磕三个头。

 

我以前经常参加,但后来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挨着年关,上坟时有时无。这次回家比较早,离过年还有三天。妈妈对我说:年前要去上坟,他们都上过了,你都几年没去了。

 

大年二十九,寒潮来的第二天,可能是这个冬季最冷的一天,零下10度左右,风还呼啸。爸爸、弟弟、妹妹、我,还有一个侄子一起去上坟。

 

先人的坟地很多,而且不在一起。爸爸指着几个已经有些模糊的坟头说,这里埋着你的老太太,清朝的举人,被分配到山东当官,但嫌离家远,没去。我倒是在山东呆了几年,不知是不是了却了先人的遗愿。

 

村最南头有个湖泊,湖泊边有个滩地,人称九亩地,这里成了邻近几个村的公共墓地。我的爷爷就埋在那里。以前去九亩地还要划船过去,后来在湖泊最窄处筑了一个堤岸,留下了6、7米宽的缺口,一条船横在那里,两头都拴了绳子。我们上了船,紧拽绳子,船就缓缓到了对岸。

 

我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爷爷是一个很慈祥的人,读过书,写了一手好字,但却与锄头打了交道,辛苦了一辈子。我记得小时候,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盖新房的时候拿着红纸找到爷爷,让爷爷帮着写春联、梁上的对联,爷爷总是很爽快地答应。

 

爷爷只有兄弟两人,弟弟早年去了上海,就一直留在了那里。爷爷却难舍故土(这点很像我清朝的老太太),或许作为家中老大,要守着一份家业。即使在家中,爷爷也不难谋得一份好差事。听爸爸说,邻近的一个乡绅在津浦铁路公司做高层,知道爷爷忠厚老实有文化,就请爷爷去帮忙,但由于乡绅的名望不好,这份工作被爷爷拒绝了。

 

奶奶去世得晚,爷爷的墓旁已经没有地方了,两人没有安葬在一起。

 

奶奶姓周,户口本上的名字写着刘周氏。她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却格外重视孙子的教育,我清楚地记得,奶奶用剪刀剪了100个圆形的卡片,用来教弟弟数数。记忆中奶奶经常抽纸烟或者烟斗,这似乎是我们那老人的一个习惯。

 

与上次上坟相比,多了一座新坟,大娘的坟。

 

春节假期过完大半,再过两天我就要回京了。31日上午,突然接到消息说大爷快不行了。大爷80岁了,一直有肺气肿,前几天我们兄弟还去看他。他思维清晰,言谈正常,只是天一冷就喘不过气来,体内疼痛不已。

 

我赶过去的时候,大爷已经没有了知觉。“大爷”,我喊了一声,没有回应。大爷一动不动,口里喘着粗气。我目睹着一个生命的消逝。

 

奶奶生了7个孩子,前4个儿子,后3个女儿,大爷是老大。

 

在父辈那一代,这个家族有个显著的特点:文气。

 

文气的体现之一是重视教育。在几十年前文盲遍布的中国农村,这个家族除了2个女儿之外,其他人都上过学,这在村里是绝无仅有的。老三是这个村第一个大学生,60年代重点大学毕业,直到30年后这个村才出现了第二个大学生。老四(我爸)是这个村第一个中专生。

 

文气的体现之二是善良、老实、团结。7兄妹,所有人都可以贴上善良、老实的标签。心地淳朴、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似乎是这个家族的一贯传统。7兄妹的关系非常融洽,没有像其他家族常见的兄弟不和之类的事情。

 

文气的负面体现:不勇敢,进取心不强,没有心机。父辈们,包括进门的媳妇都是善良、老实之人,善良、老实的另一面就是胆小怕事,别说主动去惹事,连落到自己头上的事都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我妈,妈妈善良但刚强,不会去欺负别人,但绝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除此之外,父辈们奉行中庸之道,不争强好胜。

 

如今,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辈的手中。这一辈有着与父辈们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但又与父辈们有着很大的不同,很难像父辈们那样用一个词汇概括出群体特征。

 

一个巧合是,以故土为起点,父辈中只有老三一个人远离家乡,而这一辈中只有我一个人远离家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