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行散记之十二” 醉了古城也醉了你
10月21日,我们从麦积山景区返回天水。天水是座古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这里就是兵家常争之地。在我的心中,其实这是一座新城。在上世纪50年代,那火热的年代里,这座城市的名称在纸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并不低。今天到天水,我们却在“寻古”,在这里的“天水古城”逗留,游览,还品尝了颇具特色的“八大碗”。
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这里古称秦州,是秦人、秦文化的发祥地。在天水古城西关片区,这里就有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相对完整的民清时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居民院落群。但耽于年代久远,房屋破损严重。2016年,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立项,天水拉开了该地区抢救性保护修缮的帷幕。
呈现在眼前的
“天水古城”,已一改旧貌。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楼阁轩榭,有飞花溅玉的喷泉假山,有玲珑小巧,叶翠花艳的绿地小品,有富含历史文化,唤起人们历史记忆的唐王兴兵,丝绸之路,以及诸葛亮升帐,筹划六出祁山的雕塑作品。当然,少不了宽宽窄窄,门楼高挺,青石铺就的街巷里弄,走在这些街巷,你会感受到飘散在古城的淡淡烟火,这里更有装饰一新,造型别致的若干店铺以及饭馆酒肆……


















我在“八大碗”餐馆走廊上看见该地区保护性修缮的图片:残破的旧城墙,一堆颓垣残壁,在这样的旧址上,如今丝绸之路大型雕塑簇新亮相;原来坍塌的三新巷居民区原址建起了风云广场;乱拉的电线不见了,广场上的那株大树傲然挺立,增设花台,蔚为一景;折桂巷原来狭窄脏乱,如今增绿,外立面焕然一新……
我们漫步古城,在街巷里弄逡巡
,游逛,我深切的感受到,这里无处不显示对民生,对民情的妥帖顾及
和妥善安排。
巷内的改造,明显重视对商家发展的扶持,手工制品,家庭作坊,十分抢眼,并坐了精细安排。那喜庆的红灯笼,那缤纷的翻飞彩带,那小推车式的商品展示……熙来攘往的人们,就在这些手工艺店逗留。竹编的小伞、小帽,还有那些个竹编的手伴,精致而新潮,时尚而实用,一个扎小辫的女孩,伫立在竹编小店前发楞,看来,这种手工技艺吸引了她。
天水被誉为“陇上小江南”,它的美食以清淡、鲜美、爽口而闻名。天水有许多特色小吃,如天水呱呱、天水浆水面、天水肉夹馍等,这些美食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历史文化背景,让人流连忘返。在小巷食肆摊点,你就可以品尝到这些地道美食。
改造后的古城建筑样式特别新颖的当属食肆了。好些个当地有名的食坊、饭店都在这里开店,或设立分店,人们慕名而来,或举家设宴,或文人雅士品茗饮酒聚在一起,何不自在。富裕起来的民众,正在注重生活品味的提升,实现并适应自己正在富裕起来的小康生活的节奏和生活的样式。
我和竹编小店年轻的店主攀谈起来。这个街区的动工到建成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政府做出决策,牵头成立有相关单位协调办事机构,按整体设计施工,又招徕乐意在这里经营的商户,把修好的店铺租赁给他们,按年收取一定的租金
大手笔就这样酣畅挥洒,事情就这样办起来了。这片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又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古城就这样呈现在游客面前。这里,既有古建筑蕴含的文化底蕴,也有融合现代发展的新变化;有一同品茗畅谈的欢乐,也有沉浸阅读的静谧;有往来游客,也有辛勤经营的店主们。保护好、发展好历史文化是天水正在尝试的新路,每一位天水人民,都是天水古城旧貌换新颜变化之中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祝福天水古城!祝福正在感受家乡新貌新颜的天水人民!
引用宣传资料的几句诗作结
:
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
那就久一点,再久一点
或许是物,或许是人,或许是情感
无论是哪一种,岁月才得以变得丰盈
仿佛穿越时空,又仿佛置身画境
最美的秋,在唐诗宋词里、也在山川湖泊间
那就来邂逅古城
在这里收集你能想起的所有记忆
今朝与往昔
然后用美景叠加出的诗情画意
醉了古城也醉了你
2023年10月12日上午初稿于宾馆
2023年11月14日上午修改整理于玲珑湾
(80)
我无意于参加任何争论,仅发表自己游览古城的一些感慨。诸位原谅。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