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周六晚上,我都准时收看了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大型国际美食文化交流节目《大使的宝藏家宴》。上一期是安排在芬兰大使馆,女大使出席了那丰盛的“家宴”,这一期是突尼斯大使馆,出席“家宴”的是他们的代办。我被节目本身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所陶醉,被节目所歌颂的这些国家的人民与我们中国人民的友谊,远胜亲情的画面和场景深深吸引,被节目所传递的这些国家浓郁的异国风情,地域文化深深吸引!这样来表现文化,这样来书写文化的魅力,这样来描绘生生不息的民间交流,国际文化交流,了不起的创意!于是,我一集不落地收看、赏析这档节目。
我国的对外交流空前活跃,随着“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人心,截至2021年12月,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已经高达181个。为此,我们首都北京已经建立了3个使馆区。我脑补了一下,大使馆是一个国家在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她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全面负责两国关系。
1966年,我初到北京,住在东大桥,这里是使馆区。我特意在这里的街区走了走,使馆,大使官邸,林林总总,总有一种神秘感。1991年,我在数次到北京之后,又一次进京,这次到日坛小学、芳草地小学听课。这里是建国门外使馆区周边地区,于是,闲暇时间,我又特地在这里的街道逡巡。使馆国不同风格的庭院,飘扬的国旗,以及门口烫金字样的金色铭牌,持枪肃立的卫兵,显得这个地区的肃穆,庄重,静谧,洁净,更增添了那种神秘感。很想进去看一看,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这几个星期,我终于近距离看到了大使馆的内景,庭院花木,厅堂壁画,室内陈设……就是从《大使的宝藏家宴》这档节目中目睹的。
由著名影星宁静率领的这支团队,进入大使馆,征得大使同意,操办了大使馆的“宝藏家宴”,为此,双方还签订了委托书。出席家宴的中方人士均由大使馆方面提出,突尼斯的代办就提出了邀请27年前,执导过突尼斯国家男子排球队并让这支队伍获得非洲冠军的总教练沈富麟夫妇,近三十年了,他们还记得这位中国教练。还有著名摄影师,获得我们国家摄影金奖的周梅生先生,周先生曾数次到过突尼斯,这个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他就已经拍摄了8处。为中突友谊作出贡献,怎么会忘记他们!
他们的出席,他们之间的交流,礼物的互赠,这种沉浸式的活动,无不体现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更能引起观者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我在想,“一带一路”除了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建了多少大桥,多少港口,多少建筑,那当然是一个方面;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文化上的交流互动,在文化上的联系和影响,也是了不起的,是深入人心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我突然想起60年前,我还在小学时唱过的歌:“从伏尔加河听到长江水声,两大民族的友谊团结紧……”至今还在哼唱这样的歌。
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联系,这是割舍不断的文化符号,这是深藏各国人民心底的文化密码!文化互鉴!
这档节目之所以引起我的激动,引起我的兴趣,我想,蕴含于其间的文化的魅力非常重要!
突尼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和我们中国很早就建立外交关系的一个北非国家。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常陌生的国度。可是,我从《大使的宝藏家宴突尼斯篇》中知道,他们在迎宾仪式上撒的香水是茉莉花酿制的,家宴的汤底就放有茉莉花茶水。而茉莉花是我们的“国花”;他们搁置在客厅寓意美好的“鸟笼”酷似我们中国的灯笼,他们的婚礼服饰与我们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原住民柏柏尔人居住的穴居式建筑与我们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何其相似乃尔。一抹清香,一只鸟笼,一套婚饰,一样的建筑……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就存在这样的联系。这种交融,这种包容,这种互鉴,这种文化的联系,确是我过去没有想到的。正如突尼斯家宴的主题:天涯若比邻!文化的魅力啊!
作为一档节目,好多细节都一一保留。马伯骞的尴尬,走菜时的慌乱,家宴的浪漫,服饰展示的走秀,代办临时要求一定要加的菜……,更彰显节目的真实,更值得认真观赏和细细品味。
多元文化碰撞带来的惊讶,近距离感受异国风情的惊喜!
让我真的喜欢这档节目!
2023年3月14日于玲珑湾
(12)
(文中的图片选自网络,谨向摄制者致谢。如涉及侵权,即行删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