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看到肖仁福写的一篇文章,名为《城里的乡下人》,颇有同感,禁不住读了好几篇。像他这样居住在城里很久且颇有名气的人还怀着对乡下的真挚情感和禀性,已不多见。
不由得想起一则笑话,说时下城市发展太快,乡村实在赶不上步伐了。乡下人刚刚正儿八经修个厕所,城里人开始用马桶了;乡下人刚刚建得起一幢砖房子,城里人却铺上木地板了;乡下人可以吃上大米饭时,城里人喜欢杂粮了;乡下人能够称上几斤肉时,城里人又吃小菜了;乡下人有能力上一回馆子时,城里人涌向农家乐了;乡下人大多数人不用为娶媳妇发愁时,城里人就包上二奶了……
这些话虽然有点片面,但实在是折射了现在乡村的一些无奈。尽管城里人的祖辈同样是乡下人,城市与乡村依然是难得融合的一个接点,滋长了几千年的城市对乡村的轻贱还在岁月的流淌中固执的存在。诚然,青山与绿水、野花和鸟鸣确实是城里人真切的喜好,但如果让他们长久的离开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不可能有几个人舍得做到。现实的生活不是小说的《围城》,只有没能走进去的千方百计的想走进去,不会有走了进去的想真正的走出来。
城里人也真是觉得累,从买房购车、儿女入学到水电煤气把每个日子和心思都挤得满、涨得烦。房有了想别墅,车有了想名车,进校了想再进贵族学校,如此轮回难得有一个尽头,就如地球之外是宇宙一般的浩渺无边。
但乡下却不同,秋收了,得到一个好年成,看着一仓金黄色的粮食,乡下人就心满意足的直乐呵。要过年了,家里能杀上一头年猪,那种喜悦可以穿透整个腊月和正月。就是进了城的农民工,年底按时拿到哪怕是在城里人眼中显得可怜的工资,也会把一大段日子撑得红红火火。
昨天,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给我送来了一张他拍的照片,一下子就把我震撼了。照片拍的是两个农民正在为烤烟加煤,整个镜头里除了几缕白色的烟雾之外,溢满了厚重的黑色,就连农民的全身也是黑的,但那两张脸却飞扬着发自内心的笑。也许,他们的心中正想着烟房里那一堆经过了从种到收再到烤的繁杂劳动程序,即将收获的金灿灿的烟叶。他们,忘记了曾经流的汗,曾经起早趟黑的累。
还是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姑娘欢快的在水里奔跑,脚下溅起一串串晶亮亮的水珠,那张脸似乎已不太青春,但那笑容是那么的童真,好像正倾泄着银玲般的声音。我在这张照片下写了一行字——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一滴水珠也能长成一面心灵的镜子。
是的,幸福和快乐其实是简单的,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就是在现实的生活布满了乌云的时候,也可以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出大朵大朵的云彩。当乡下劳累了一天,就会走进甜美的梦乡;城里还在忙着拍砖,旋转歌舞,沉溺一夜情;当城里熄了夜灯就会堵上早车,乡下曲折的山路却会回荡牛羊流畅的鸣叫;城里人会抽难得的空闲去乡下呼吸一次清新的空气,乡里人会以一年到头的辛劳去城里争取一点生活的资本。乡下和城里就成了两条行进中的铁轨,偶尔重合了那么一点,也会开始更长距离的分开。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但是,城市和乡村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有幸福与快乐,只不过它们是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和滋长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