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篇转载的博文竟被删除了,算来应是我下乡的那天时间。
好久都没能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其实这青山绿水就在自己的身边,平常的琐事加上懒散忽略了许多美好。
下乡的缘由并不复杂,只是想去看看一个农民大学生的创业,更想的是走出去透透清新的山村之风。
一路上都是绿的,就连风也几乎一样。那一连串曾经工作过的山村流动着比过去要富裕得多的信息,每一片屋脊都很亲切地矗立着,熟悉的坡地、梯田都有我年轻的岁月在流恋。
农民大学生向朝爱很腼腆,谈起话来有些遮遮掩掩,苗族青年不服输的性格却在他的身上很饱满的存在。他去过江苏打工,在浙江的合资企业当过课长,后来想用所学的新科技投身西部大开发,去新疆自己投资过小工业作坊,最终因时机不对血本无归,只能回到乡下再创业。向朝爱从二00四年回乡就开始养猪,几年来都是小有收获。但今年却每头都损失二百元以上,我们去时猪场都是空的。但他却不气馁,正在新增猪圈,修建沼气池。他说,养猪最大的技术是对市场的把握,下半年要全部换上能繁母猪,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一个有些边远的小山村,在一个农民大学生的养猪场,坐着小圆木做的凳子,谈论市场信息和国家政策,确实有种不一般的感觉。
在闲谈时,朝爱的两个生活细节很有意思。一是刚开始养猪时,他父亲怕损失劝他另谋出路,劝不听后一年都没有理他,但他坚持下来了。今年亏了,他看得出父亲的担心,但父亲没有反对他再养。也许是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路是对的,也许是父亲不愿意参与儿子的决策,但七十多岁的父亲还在山上为儿子背背柴,却流露出了浓浓的爱。
第二个细节是朝爱的婚事。这婚事一开始很乡村,走的是传统的请媒人的俗套。但女方的父亲却不同意这门亲事,主要是男方年级大了点家庭条件差了点。媒人把这信息传达后,常规的结局是婚事到此结束。但朝爱不信邪,只身去了女方家几次,最终成了这门亲事。这其中细节,任我们如何诱导,他就是不说。每每谈到关健时候,他总是摆出一副很外交的脸色无可奉告。他离那女方家是没通公路的,山路再快一个单程也要走三个小时以上,那曲曲折折的山径上浸润了朝爱多少为爱而奔走的汗水,我们不得而知。但因为坚持,这女子最终成了朝爱的妻子,有了一儿一女很幸福地生活着。
妻子和儿子回了娘家,我们没能见到,是朝爱和女儿送我们上的车。好远了,还看见父女俩挥动的手,那手就像村庄边上茁壮着的小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