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当青春呼啸着碾过记忆(一、二)

(2008-06-30 11:21:04)
标签:

文化

分类: 转载文章

认识“时光的味道”这个女孩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是给我阳光而沉稳的印象,仿佛今天才从她的文字里了解她内心的世界。把她的文字贴出来,或许对于我们了解这一代人有所帮助......

 

当青春呼啸着碾过记忆

时光的味道

 

前言:我对自己说:忘记过去并不代表着背叛,只是想留出更多美好的空间去珍惜现在。

                                        (一)  

    有人说只有老人才会常常回忆和怀念过去。我没有老,但我却已经开始回忆和怀念。尽管只是偶尔,但我仍想以这种方式永远地留住它。

    中学以前的生活和记忆实在是没什么可圈点的,也不再有什么美好的记忆,我都是以忽略不计来打发自己。大学一开学,我们三个老乡很机缘巧合的分在同一宿舍,可在这开学第一天,我并没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反倒更多的是老乡老乡,背后一枪的阴森森的气氛。带着这种心情开始了我的大学。

    军训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但也不如我想像的那样。别的连队都在结束的时候哭着喊着去送教官,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爱搭理不熟的人,所以这最后一刻,我根本没露面,甚至连教官的鼻子眼睛长在什么位置我都不大记得。后来听说好多教官都和一些美女建立了长期伙伴关系,但最终坚持到底走持续发展路线的也没几对。毕竟这个威风凛凛的教官每年要面对那么多新的美丽的面孔,他又不是神,哪记得住这么多。印象最深的隔壁连(你看我这吓死人的记忆,硬是想不起来自己是几连的),有一个美女,惊艳类的美女,找了一个掉到人堆里扒不出来的男朋友,身高、样貌、才华,样样都没有,每天顶着一头卷曲而又邋遢的发型窜来窜去,真为这美女不值,后来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到毕业时还没分手,堪称奇迹。

   我继续着三点一线的平淡生活,除了每天逃课带来的些许快乐。翘课并不是我本意,只是老师开口闭口的塑料普通话,让我怀疑是不是因为我的听力严重退化。不去上课的日子我也没有睡觉,没去恋爱,没去上网,更没去打机,日子是怎么过的我真的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每次都会和Rainbow静静的溜出去,忍着紧张和窃喜然后跑到安全地带放声大笑,那时就觉得像是中了500万一样,很容易就很满足。

    同样是老乡的娟儿就收敛很多,用现在的话就是低调,低调的逃课、低调的恋爱。不过这种低调的生活太TM的没有新意了,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把生活套进去就能算出结果,没劲。所以我和Rainbow在大一的时候放肆的逃课,仿佛要把高中那些压抑和紧张全部抠出来,再把它放在脚下狠狠的踩着,再用这大学时光来弥补这一个空洞。奇怪的是,冲动的大一过完之后,大二的我们却安心坐下学习,珍惜这当时貌似美好的读书时光(可时间真是证明了大学时光是美好纯净的这一真理,也尽管当时没有尽力去珍惜这一真理)。而逃课的程序却在同学身上轮番上演,而我就笑呵呵地看着我亲爱的同学们,一个个从后门溜出去,随着学期的进展,同学们的人数也反比般的一个少一个。而这个时候安份守己的我却意外的被老师表扬从来不逃课,这就充分证实了我们伟大的班主任名言:很多人逃的时候你不要走,目标太大;没人敢走的时候你再走,没人注意”。从此以后我谨记这一名言,而同时也因为这些表扬,让大部分的同学用异样或者不服气的目光看。不管,逃自己的课,让别人看去吧。

大一开学最热衷的就是参选学生会干部,尽管屡战屡败。但我坚持发扬不怕吃苦不气馁的精神,最终在学生会有了一席之地,这些便是后话留到以后再说。大一转眼就是一学期,三比一的期末考试题目,我死磕,居然考了全班总分第一,真是想骂人,大一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逃课,这答案对全班同学来说真是个大讽刺,我从此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大家鄙视与愤愤的对象。带着兴奋与激动我开始了不一样的寒假,尽管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下了火车迎接我的并不是我日思夜想的老爸老妈,出现的是我并不喜欢的叔叔,开车回去的路上他才告诉我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我发誓,当时我第一反应是猜想姥太去世了,原来是老爸出了车祸,很严重。奇怪的是我听了之后竟然没有哭,我也很清楚我是真的想哭,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没有任何表情,叔叔似乎也觉得奇怪,扭头盯着这个从小到大最爱哭的我。我确实是真的没有流泪。难道真的是伤心到底的最高境界是欲哭无泪?而从蹋进病房的第一秒开始,我看到病床上的老爸和床边的老妈,眼泪决了堤。但幸福并没有离我远去,之后的半个月老爸一天天好转,我们决定再也不要住进医院,我们离开了那里,回到了刚刚装修好的新家。我做梦都没有想过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新家是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不过我仍心存感激与幸福。

开学后的某一天我终于和娟儿在一起相拥而泣,同样遭遇打击的还有她,我们也从此都得到了升华。

    紧接着的学习也因为我考了第一名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无辜的成了学习委员,对我这个不爱学习偷偷逃课的人说,真他妈讽刺。我尽力维护着这“至高无上”的荣誉,第一名的奖品(班费出)一支黑碳水笔,一面镜子(据说寓意深刻的要我们经常审视自己,真是庄严),一个威尼熊钥匙扣。到现在有证可查的只有那只笔了,其它通通不见,真是难得,一支笔却视为珍宝,可见我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怀旧的人,而且还是一个会找点东西以此做纪念的人,我对自己说。

    大一就这么相安无事的过去了,精彩但不绝伦的大二就要来了。

()

      大二的我,其实就是一只呆在瓶子里的苍蝇,始终不能飞翔在外面的光明.

      生活继续,感情悲哀。

      相亲,这一个对于我来说极具讽刺意味的字眼,也终于在这一年得到了现实的体现。很难说当时大家包括我,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初衷,而我也带着复杂的感情投身这一闹剧。雪源,这一个名字听起来多么诗情画意,但事实总是要表现出巨大的反差才算是证明它的强有力。两个本来不搭边,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就这样绑在了一起。正是因为表面是绑在了一起,才能充分证明我骨子里的固执与倔强,长沙与西安,两个城市,两种人生。这个人现在已经结婚生女,而我的父母也庆幸我当初坚持的反对,因为事实证明我与他的绝缘。当年与他所谓的恋爱,完全是为了照顾父母的情绪,不想让他们担心,表面的交往,而我事实上从未给他牵过手,说话从来不看他,就像完成任务一样的交往,这样的恋爱居然也可以维持大半年。有时我想起来都佩服自己,可以接受这样的方式。我本来就是有点神经质的,没错。

 

     这个时候《流星花园》的风也吹醒了我,我和大多数女生一样追着看,为剧情为人物的命运而悲喜。而我自己的真实版本却淡得不能再淡。大二、大三很快就这么过去了,没有大一的热情与冲劲,更加没有了对大学生活的向住。这一切仿佛都是顺其自然的,是理所应当的。大学三年除了这场虚假的恋爱之外,没有暗恋,没有暧昧。唯一有的就是阳阳每周固定的来电,定期寄来的东西,当年的我天真的以为男女之间可以永远有这种“真诚”的友谊。所谓的“蓝颜知己”是不存在的,当我娓婉的拒绝他的告白之后,我以为一切都会像他说的那样,可以永远祝福我,永远是好朋友。在接下来的日子,这一名言无疑是一大讽刺,我也极力去挽留这个我心中的好朋友,挽救这变了味的友谊。结局却狠狠抽了我一耳光,在这疼痛中我没有醒来,却仍傻乎乎地给希望会有转机,我发自内心的不愿失去好朋友。男人其实狠起心来,比女人要坚定很多倍。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能像我一样,做不成恋人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朋友。真的爱一个人,不就是想看到她开心幸福吗?为什么就不能宽容的祝福呢?不懂,真的不懂。

    既然有这么多人不能像我一样,放得开,想得开,那么,看来不是你们不对,一定是我有问题,一定是我神经质,是的。

   这个大学三年,就像我的童年一样,没有色彩,没有太多能够回想起来的事情。我的童年同样不可思议,我费尽力气去回想,去回忆,始终无法想起我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在的朋友们经常会讨论童年生活,而我?没看过卡通片,能想起来的只有小叮当,一休哥,蓝精灵,甚至连阿童木、花仙子我都没看过。琴棋书画样样不通,画只熊猫在他们眼里明明就是画了头猪。同家属区的姐妹们会放风筝,还会做风筝,沙包等等,而我天真的像阁楼里的小姐,足不出户。没有伙伴,不看动画片,体育极烂,我只记得每次我一出门他们都会用一种羡慕而嫉妒的眼光看着我。童年的我什么都不会,却什么都拥有,爸爸经常出差,我有着最漂亮时髦的衣服、文具、书包,父母的庞爱,漂亮的脸蛋,优异的学习成绩,老师的称赞,家人眼中的乖乖女。太多的光环在我的头上飞呀飞,可我没有朋友,没有乐趣,在我还没来得及享受与同伴们脏兮兮的玩耍的时候,就被我的父母带去参加他们应酬,去经历我这个年纪不该经历的人情世故。现在,想起我的童年,我不知道是应该微笑还是要去悲哀。过早的经历这些,对以后我的成长也许真的有所帮助,不管是在大学还是工作,我比同年纪的人要显得成熟与老练许多。因此工作以后的我,很快从同年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从大把的人才中冒出来得到领导的器重,可以说工作是大跨步。可我一点也不快乐,因为我的年龄和别人同步,而心态却在以我不能估计的速度快速老化。

    大学三年的我并不甘心这样的专科文凭,我选择了专升本。两年的本科生活,比三年的专科生活要精彩的多。如果非要拿三年和两年来比较的话,我只能说,前面的三年真的是为了后面的两年而准备而存在的。这个两年,对我而言,是人生重要的一块基石,更是我值得回忆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