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肖勇问(1)

(2009-05-21 11:46:11)
分类: 日志

肖勇:你为什么喜欢读小说?你是否偏爱读外国小说?读小说对写小说有哪些切实的好处?

 

张万新:我很早就喜欢读小说了,刚刚认得几百个字就开始了,如今想来,当时那些大部头书卷,展开来,一定可以遮住我那瘦小的身躯。我最早读的小说都是我童年时听街坊邻居们讲过的那些作品,我想印证一下记忆中那些传奇。我未识字之前,有幸生活在一个以讲故事为主要休闲方式的街道。那是文革年代,书卷稀缺,但政治只能扫荡书架,不能扫荡记忆,街坊邻居们都爱讲他们以前读过的书。特别是夏天的夜晚,总有人一边用扇子拍打蚊子,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那时候,也经常没有电,只有满天星光。

他们讲的故事主要出自古典小说,也有一些当代的战争小说。有些胆子稍大一点的家庭,甚至把外国小说译本保留了下来,没有烧掉。有户人家有一卷残缺不全的《基度山伯爵》,那个男人就成了我们的故事大王,因为他讲的最稀奇。大约在1975年的时候,有个邻居援助非洲回来,在香港买回来一本武侠小说,他立刻成了我们的新的故事大王,我要多年以后才知道他讲的是《射雕英雄传》,他只有前十回,使我很多年都以为天下第一高手是梅超风。

书籍在那个年代是神奇之物,只要一两本书就可以启发很多人。据传说,我们这座小城里有户人家私藏了一本黑格尔,这本书在私下流传的过程中启蒙了很多少年的心智,其中有后来的莽汉诗人李亚伟。我没见过这本书,听说而已。

等到我可以自己阅读小说的时候,我赶上了书籍大量印行的1980年代,书太多了。跟那个年代过来的多数读者一样,我也偏爱读外国小说。大约是在1982年,我就开始大量地阅读外国小说了。那时候,我身体刚刚发育,对有些事情特别好奇。有一天,一位同样爱读小说同学,在学校中间那棵大皂角树下,悄悄地对我说:“外国小说好看些,里面有性描写。”他有书为证,那是日本作家森诚证一的《青春的证明》,他当场翻给我看。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借阅大量的外国小说了。我经常出现在我们这座小城文化馆的那个借阅图书的窗口。

从来没人指导我怎样读书,我就一通乱读,都是凭书名猜测内容。1983年夏天,我看见毛姆的《刀锋》,以为是一本打打杀杀的小说,就借回来看。毛姆的这本小说为我推开了文学的大门,从此我知道了阅读小说不光是看故事,还有更深的诱惑等着我。这本小说对我的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到现在都还渴望像毛姆笔下的拉里那样在大地上无牵无挂地自在地漫游,拉里碰到的女人都太好了,她们都不要求跟他结婚。到了1988年,我已经知道集中地系统地研读某位作家的作品了,不再乱读了。

我虽然也写过几篇小说,但我自己很清楚,我只适合读小说,不适合写小说。读小说对写小说的好处太多了,牵涉面也很广,我不知从何说起。我只说一点,是关于态度的。读小说对很多作家而言,意味着可以“学了就用”,也就是模仿,因为很多人都这么干,而且从中得到了超过他们写作才能实际应该得到的好处,这看起来很像一条捷径。但我要说,这是一种低级的态度,如果你真的想写出真资格的小说,我给你说一个更高级的做法,那就是“学了不用”,你潜心研读某位作家,掌握他们的小说中的核心秘密,不是为了要运用他们的写作方法,而是为了回避他们的写法,这样才可能写出你自己的独特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家里
后一篇:去年端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